【党史百年·天天读】2月21日

【时间:2023-02-27 15:17:42 来源: 作者: 编辑: 胡珍】

  1936年2月21日

  毛泽东和张闻天、彭德怀以中共中央及军委的名义发出给李克农的训令。训令指出:估计张学良愿意与我们继续谈判,准备订立互不侵犯协定。我们的策略:处处把张学良与蒋介石分开;求得互不侵犯协定的订立;坚持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坚持抗日讨卖国贼不可分离;如张学良提出取消苏维埃,则我们提出取消南京政府,在抗日救国代表大会中作取消双方政府、成立全国人民公意的政治制度的初步讨论;如张学良提出取消暴动,则我们提出取消一切国民党的压迫制度、封建剥削;要求停止内战,不拦阻全国红军集中河北,不反对红军充任抗日先遣队;原则不让步,交涉不破裂。

  1943年2月21日

  毛泽东就庆祝苏联红军成立二十五周年与红军反攻的伟大胜利,致电斯大林、联共中央和红军将士们。贺电指出:红军和苏联人民是抵抗法西斯暴力的中流砥柱,是创造新的和平世界的急先锋。自从红军开始对德战争,世界形势就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由于红军的胜利,新世界的未来面目也更加明朗,更加确定了。一切形式的法西斯制度和法西斯思想,已经在全世界永远失去存在的余地。民族的自由、政治的民主已经成为新世界的确定不移的原则,我们中国人民欢迎这个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欢迎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力量为争取这个新时代的团结和努力。中国人民对于这个新时代的首要任务就是更加团结自己,准备像红军驱逐德国侵略者一样地驱逐日本侵略者。我们相信,由于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由于苏联、英、美的胜利和对于中国的援助,我们也一定能够转入反攻并取得最后胜利的。

  1962年2月21日—23日

  刘少奇在中南海西楼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即西楼会议),讨论一九六二年国家预算和经济形势问题。

  陈云在二十三日的会上发表系统的意见,分析了当前经济困难的主要表现,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六项措施:把十年经济规划分为恢复阶段和发展阶段;继续减少城市人口;采取一切办法制止通货膨胀;尽力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计划机关应把主要注意力从工业、交通方面转移到农业增产和制止通货膨胀方面来。对这六项措施,二十六日在国务院扩大会议上,陈云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这些讲话,成为西楼会议和随后出台的进行大幅度调整的一系列政策的基础。

  1972年2月21日

  毛泽东会见应邀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双方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晚上,周恩来举行欢迎宴会,并致祝酒词,指出: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篇祝词收入《周恩来选集》下卷。

党史回眸

  1936年

  2月21日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出《通电》。通电号召立刻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正式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开始实行抗日战争的具体步骤。

  1951年

  2月21日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条例根据党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规定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则和方法,使镇压反革命斗争有了法律武器和量刑标准,推动了运动的广泛深入发展。本年春,镇压反革命的群众运动形成全国性的高潮。5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的决议。这时镇压反革命运动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鉴于有些地区逮捕了大批反革命罪犯亟须加以清理,一些地区开始发生“左”的倾向以及工作草率的现象,决议规定:自现在起,镇反工作采取谨慎收缩的方针,并集中精力处理积案。到1952年底,镇反工作基本结束。

  1955年

  2月2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自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人民币,以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的折合比率收回旧人民币。

  1972年

  2月21日-28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此前,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于1971年4月应邀访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分别于1971年7月和10月两次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历史瞬间

1953年2月21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题词。

1953年2月21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题词。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党史百年·天天读】 执行编辑:卢 佳 审读:郭伟伟 指导:班永杰

党史百年·天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