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
咨询电话:020-62789353 刘老师
E-mail:jsyjyb@smu.edu.cn
网 址:http://portal.smu.edu.cn/jyyswjs/
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原名生物技术学院,最初于2005年6月由原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的热带病研究所与分子免疫学研究所组建而成;2016年7月,医学检验系并入,更名为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四系、三所、两中心”,即生物技术系、生物制药系、输血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分子免疫学研究所、抗体工程研究所、生物治疗研究所;教学科研实验中心、转化医学中心。
学院具有以下特色与优势:
【师资水平高】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16人(含高级实验师4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4.28%,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10人。学院坚持“内培外引”的策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学术造诣深的教师,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此外,依托学校10所附属医院的检验学科群,由学院检验系及附属医院检验科的专职教师组成医学检验教师队伍,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达60%以上,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8人。
【学科建设稳】学院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的牵头建设单位、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的骨干成员,拥有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免疫学、输血医学博士点2个,免疫学、医学技术、输血医学硕士点3个。学院开设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医学检验技术3个本科专业(方向)
【平台资源多】学院科研教学实验室占地3200m2,包括万级以上净化实验区200m2,仪器设备总值1725万元。拥有3个省级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型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出生缺陷基因工程实验室,5个中心--国家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体外诊断协同创新中心,2个基地--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也是1个国家级实验室--“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应对核化生恐怖医学防护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创新平台--广东省公共卫生创新平台、广东省结核病转化医学创新平台,3个联盟--中国医检整合联盟、广东省结核病科学研究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健康科普联盟的成员单位。
【科研实力硬】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58项,经费9933.53万元,省级以上课题占68.35%;其中新增科研课题108项,经费6939.43万元,人均198.27万元。学院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J Hepatol(IF 20.582)、Adv Sci(IF 15.840)、EMBO J(IF 11.227)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89篇,IF总计717.368,篇均IF 3.795。申请发明专利42项,获授权31项,转让12项。与合作单位联合申报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人才培养好】近五年,培养博士后14人,获科研课题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8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申请专利2项,授权1项;培养博士生35人、硕士生80人,其中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广东省优秀研究生4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基金1人、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医学奖学金1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9人。本科生获课外科研课题111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36项、校级59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4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授权5项;发表科研论文44篇、SCI收录13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广东省生化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广东省生化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奖励210项、319人次,年均就业率97%以上。
此外,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了英国皇家病理学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Jean-Pierre Allain、解放军总医院王小宁、美国杜克大学终身教授钟小平等一批知名国内外专家为名誉教授和特聘教授,联合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2016年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4+1”(4年国内本科获得学士学位+1年英国硕士研究生)形式联合培养,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学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9年12月30日,我院生物技术专业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正式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专业:医学检验技术、生物技术(创新班)、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生物制药)。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专业创新精神和临床检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检验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临床、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检验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基础、诊断学、内科学、分子诊断学、医学寄生虫与病原体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检验和检验仪器学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单位、卫生防疫部门、医学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检验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检验试剂、仪器的生产和销售部门从事技术支持或研发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技术(创新班)本科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南方医科大学的医学教学资源和学科交叉优势,聚焦国家人类大健康对生物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综合素质优秀同时专业能力拔尖的医学生物技术精英人才。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知识和素质并重的办学理念,培养出扎实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生物相关科研技能,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兼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志于服务切合国家生命健康领域科研需求的研究型医学生物技术拔尖人才。
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工程学、基因工程学、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一、生物技术综合实验二、。设置有4组专业高阶课程,含专业提升课程(7门)、生物学前沿(4门)、生物制药前沿(4门)、组学技术(4门)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修,提升专业技能。
专业特色:该专业以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为目标进行培养。全学段配备校内、校外导师,导师组以一批分布在全国知名科研院所的优秀学者和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优秀行业导师组成;开展国际、校企协同育人:就读期间开展国外(境外)访学、高新企业见习、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交流学习各一次,开拓视野,提升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采用“4+3+2”(本科阶段+推免硕士+硕博连读)和“4+5”(本科阶段+推免直博)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就业方向:本专业以培养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目的,优秀学生将在第四学年可通过推荐免试直接进入高水平研究团队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学生主要在各级生物医学科研教学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注:本专业实行动态流动制选拔,符合考核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免就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技术本科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基础医学、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医疗、制药、食品、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艺设计和生产技术改进、生产管理等工作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学、细胞工程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工程学。
就业方向:各级医疗单位、研究所,生物医学科研单位、生物医药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研发、检测、营销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生物科学或医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注:本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含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入学第一学年末,根据学院相关要求,按照学生学业成绩,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意愿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本科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生物技术、基础医学、生物制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生物药物研发、工艺设计和生产技术改进、药物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测与管理、药品营销等方面工作能力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基因工程学、细胞工程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工程学、生物制药学、生物制品学、药物化学、生物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营销学、生物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生物新药的研制与设计、专利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医药研究单位(高校、研究所、医院等)、医药监督管理部门、医药贸易单位、医药生产及经营企业、医药院校、生物技术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管理、设计、教学、产业开发、检验、营销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生物科学或医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注:按生物技术大类招生。入学第一学年末,根据学院相关要求,按照学生学业成绩,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意愿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上一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介绍
下一条:生物技术科普系列——植物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