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9日 浏览次数:

413,教育部在广州召开首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意见》。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成绩和经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卫红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

  李卫红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深刻理解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完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大力培养高端国际型人才,提升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能力,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扩大中国学术海外影响。要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着力解决“走出去”的瓶颈问题;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着力解决“走出去”的话语体系问题;以交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水平,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渠道问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机制问题。

  李卫红要求,各地高校要高度重视“走出去”工作,加强领导,整体谋划,切实将“走出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完善机制,加大投入,为“走出去”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坚持方向,加强管理,积极稳妥推进“走出去”。

此外,北京大学等八所高校负责同志分别作了经验交流。现将讲话及交流内容摘编如下,

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文件,对如何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走出去”工作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抓好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的专家学者。抓好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走出去”的核心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立足本土培养和有计划引进相结合,充分发挥海外专家学者的作用。

  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概括出新理论,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大力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加强对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创新。支持高校参与或设立国际学术组织、举办创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以交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水平。鼓励高校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政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支持设立海外出版发行基地,推动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加大外文学术网站和数据库建设力度。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及机构建设。探索内地高校与港澳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新机制。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在人事考核、科研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完善合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制订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走出去”。

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 伟

  凝练学术思想,铸造学术精品,是传承创新文化、展示优秀传统、阐释中国发展道路、推动跨文明交流的基础。北京大学重视总结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推向世界,直接吸收国外学者参与中国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吸收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3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建设国家发展研究院,立足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实践,论证阐释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积极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

  传承创新文化,推动跨文明交流,需要有双向互动的高层次平台。举办好北京论坛这一国际学术交流知名品牌。建设高等人文研究院,加强具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促进人文学内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建设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努力为全世界顶尖汉学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在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解决中外文化差异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探索建立一批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外文学术网站和期刊。

  构建新的跨学科教学科研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传承创新文化、促进跨文明交流的学科体系。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建设;加强古典学研究,重点支持西方古典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新型“东方学”研究机构,推动苏美尔、赫梯、巴比伦-亚述学、敦煌、中亚学研究,以及波斯、伊斯兰、东南亚文化研究;加强国别和地区研究,筹划建立一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平台,设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本科专业。加强针对重要国家和地区开展历史与现实对照、理论和实证结合的高水平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推出精品 搭建平台大力提升国际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发挥出版社在版权贸易输出方面已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开发国际化选题,向海外推出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思想的学术著作。实施“中国文化经典外文汇释汇校”项目,整理研究已有中国古代经典的历代译本,组织汇释汇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学理支持和文献积累,为海外汉学和中国研究领域提供完备的参考书,促进中西思想交流与对话。

  加大人文社科数据库建设力度,发挥数据库的基础性研究平台作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创新与升级。以大型调查项目为基础,加强“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吸收国际知名学者组成国际化的咨询委员会;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数据开发上进行深入合作;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共同开展东亚社会调查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合作。广泛而持续地积累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基础数据,为我国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提供高质量、基准性的数据资料。

  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加强师资和课程的国际性。力推教师到国外大学授课,面向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生,讲授有关中国问题的专业课;面向外国留学生,陆续开设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中国法学、中国哲学与文化、国学等全英文课程;举办国际小学期,集中开设国际课程,实施“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战略。强化暑期学校课程、师资、校园氛围、管理四个核心要素的国际化。

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复旦大学副校长 林尚立

  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优势,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推动优秀成果走出去,搭建高水平平台吸引人才,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把握主动,以我为主,深化合作。强化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建立的合作交流关系。加强建设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学术实力与学术底气是“请进来”、“走出去”的基本出发点。发挥基础研究的传统优势,整合优质资源,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以及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出一批体现国际学术地位的标志性成果,增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完善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积极吸纳国际优秀学者来校工作,鼓励引进学有专长的外籍专业教师,形成国内外共选、共育的人才孵化和培育机制。推动原创性学术成果走出去,有利于消除因交流不足而产生的误解,重塑健康而全面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积极向海外输出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和文化读物,同时组织和推动学术论著的外译、外介,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学术界,促进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让更多的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中国学术的魅力。

积极推动东北亚国别问题研究

吉林大学副校长 吴振武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集中力量建设日本研究所、朝鲜研究所、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蒙古研究所等五个国别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各国别研究机构自身的学科优势,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主攻方向,围绕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整合多学科力量,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依托东北亚研究院积极筹备举办半岛问题六方学者论坛。

  注重发挥高层次合作平台的主导作用,坚持学术上的平等对话。依托东北亚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同建立“中俄(俄中)区域问题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合作与人员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东北亚大学教授协议会”主导会员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对东北亚区域研究的话语权。

  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为主要目标,整合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外语、国际关系等学科和相关研究机构优势力量开展研究,并与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外国专家局以及国(境)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专家联合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强化跨学部、跨学院、跨学科的组织管理机构——国别研究学术工作委员会作用,加强机构科研管理工作;设立国别研究所专项经费,全力资助各国别研究所的项目研究;重点支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短期讲学、出国访问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新机制

武汉大学副校长 谢红星

  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学术基础扎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队伍。武汉大学高度重视对中青年学者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积极支持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和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要依托,持续实施“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追踪计划”,在国际上推介重要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充分展现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风范。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在学科优势明显、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学科领域,重点建立若干国际合作的专业平台。与海外大学共同建设“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建设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推广模式。实施“中国简帛学国际合作计划”,大力推动中国简帛文献研究的国际化。实施“国际学术之伴”建设计划,与海外一流的同类型研究机构或相关学术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教育部人文社科各重点研究基地确立海外“精英合作伙伴”。聚焦高端会议,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加大引进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优秀学术人才力度,大力资助中青年学者赴国际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加强对重点研究基地、优势学科、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等实体性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加大在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的支持力度,成立编译中心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外译,依托优势学科和与学校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举办“海外学术周”等,集中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不断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

中山大学副校长 魏明海

  中山大学积极发挥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深层次科研合作,构建学术研究交流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港澳地区的国际化优势,积极推动中华学术“走出去”。加强重点研究基地与港澳高校共建合作机构,实现重点研究基地在港澳地区的延伸,借助港澳高校的国际学术网络,积极增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在海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重点研究基地“走出去”,提升我国研究机构的国际影响。

  不断创新与港澳高校合作机制,积极开拓合作研究领域,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逐步将两地教授间零散合作提升到学科领域整体合作,建立合作发展长效机制。推动与港澳高校科研项目的深层次合作,鼓励教师开展港澳合作项目。将港澳研究领域拓展至南中国海研究领域,实施“环南中国海研究计划”,建设“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与港澳地区高校合作,共同针对环南中国海地区的海岛主权、海疆争议、海洋经济、区域社会文化与经济合作、区域国际问题等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对策性研究。

  积极与港澳高校及其政府部门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与,打造学术交流的高层次平台,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利用港澳地区信息数据和出版资源,推进内地基础资料文献和数据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创办有国际学术影响的数据中心和专业学术期刊,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建设“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加强西学东渐的文献编译、研究与出版工作。推动中国会计学国际化研究。

拓展海外中国学研究新领域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金 莉

  海外中国学研究,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之一,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助推器。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承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双重使命,充分发挥多语种、交叉领域研究优势,夯实海外中国学研究基础,不断开拓研究新领域,实现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新发展。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坚持以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文化为己任,立足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究中国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的传播和影响。坚持在文学、历史、语言、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开展文献整理和翻译等基础性工作,翻译出版海外中国学的奠基性著作,夯实学术研究基础。坚持从中国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发展,推动中国学术与海外中国学的实践互动,全面研究世界主要国家中国学发展的脉络、主要学术倾向和成就、各国对华政策制定影响因素等,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研究报告,发挥智库作用。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形成有效的国际文化对话参与机制。积极参与国家《中华典籍外译》、《当代中国学术精品译丛》等各类项目,推进《国际汉学》多语种出版工作;在境外创建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主导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设立国外中国学专家访学计划,积极与世界各国的中国文化研究机构展开实质性学术合作,形成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化学术网络和互动机制。立足服务于国家全球文化战略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化研究理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开展非洲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吴锋民

  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聚焦非洲,全力打造非洲研究品牌,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浙江师范大学深化对非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务实研究,力争成为国家对非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人员培训的主要阵地。非洲研究是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秉持“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治学理念,凝练“当代非洲发展问题”与“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2个重点研究方向,设立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教育等多个研究所和中非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对非投资贸易中心,夯实非洲问题研究学术队伍,加大政策倾斜,全力予以扶持。

  依托非洲研究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非洲博物馆、非洲翻译馆、教育部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研修基地等,充分发挥非洲问题研究优势,进一步构筑“两院两馆两基地”的开放式平台,形成非洲问题研究综合效应,逐步打造非洲学术研究、涉非人才培养、汉语国际推广和校际交流合作四方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非洲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长期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坚持深入开展非洲问题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选派科研人员赴非洲国家调研,积极向中央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交内参报告;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举办或承办国际专题会议、学术会议、双边会议等,发挥中非智库论坛已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的作用,完善中非智库间对话机制。

上一条:怎样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中标率

下一条: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与评审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