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成松教授

【 发布日期: 11-19 】 【 浏览次数: 】 【 作者: 】


 

一、基本信息

姓名万成松                                 

职称:教授

联系邮箱:gzwcs@126.com

 

二、学习经历

起止时间

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和担任的行政职务

1982.091986.06

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生物学,学士,本科生 

1986.071993.08

湖北省荆州市南门中学

生物学,二级教师

1993.091996.07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病毒学,硕士,研究生

1996.091996.12

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

军政培训

1996.072004.08

第一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微生物学,讲师、副教授、硕导

2004.092007.04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微生物学,副教授,硕导

2008.092011.07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病原生物学,博士,研究生

2007.04-至今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微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三、招收博士后开展的研究方向

1. 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研究;

2. 微生物现场检测新技术研究

 

四、主要学术任职

1.广东省热带医学理事

2.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

3.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分委员会常委

4.中广东省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5.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消毒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评审专家

7.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委员

8.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委员

 

五、主要获奖情况

1.公共卫生人才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第八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2017

2.粤优秀教师,中共广东省教育工作委员会,2015

3.HEALTH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第七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2014

4.高素质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2010

5.PCR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核酸诊断、基因分型和基因突变中的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2004

6.新型高效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和应用,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武汉市人民政府,2004

 

六、代表性论文

 

 

 

 

序号

成果(项目、论文、专著)名称

发表刊物,出版单位,时间(获奖的注明奖项名称、等级和颁奖单位)

署名

次序

1

PCR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核酸诊断、基因分型和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2004年,编号:2003--2-012-R01

排名1

2

一种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用于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 2006

排名1

3

Highly Sensitive Naked-Eye Assay for Enterovirus 71 Detection Based on Catalytic Nanoparticle Aggregation and Immunomagnetic Amplificat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79(17):14691-14699.2016年影响因子7.504一区

共同通讯作者

4

Genome Sequence of the First Human Adenovirus Type 14 Isolated in China

Journal of Virology, 2012, 86(12):7019-7020. 2012年影响因子5.076,二区)

通讯作者

5

Genome Sequence of Human Adenovirus Type 55, a Re-Emergent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Pathogen inChina

Journal of Virology, 2012, 86(22): 12441-12442. 2012年影响因子5.076,二区)

通讯作者

6

Re-Emergent Human Adenovirus Genome Type 7d Caused an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Outbreak in Southern China after a Twenty-One Year Absence

Scientific Reports, 2014, 4: DOI:10.1038/srep07365. 2013年影响因子5.078,二区)

共同第一作者

7

The EspF N-terminal of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EDL933w imparts stronger toxicity effects on HT-29 cells than the C-terminal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2017,doi:10.3389/fcimb.2017.00410. JCR 2区,2016年影响因子4.300

通讯作者

8

Clever Coopera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EspF and Host Proteins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8, doi: 10.3389/fmicb.2018.02831. 2017年影响因子4.012二区

通讯作者

9

Screening for host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EspF using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Future Microbiol. 2018, 13(1), 37-58. 2017年影响因子3.374二区

通讯作者

10

The N-terminal Domain of EspF Induces Host Cell Apoptosis after Infection with 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PLoS One, 2013, 8(1): e55164. 2013年影响因子3.534二区

通讯作者

 

11

核辐射与核污染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