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是思政课?”很多外国留学生抱着好奇心来到课堂“参观”。北京电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全颖华、涂强、庄瑞峰等老师团队上课时偶尔会“遭遇”一些外国“听众”。其中部分学生“参观”完后就留下旁听课程,甚至坚持听完整个学期。
是什么在吸引他们呢?
持续上课因为课堂本身的特点
“老师,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要上邓小平理论课?好像和电影完全没有关系。”全颖华依然记得多年前日本留学生前田智慧第一次跟着同学“参观”他的课堂时提出的问题,这也是许多留学生都好奇的问题。
“你知道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吧?邓小平就类似于……”还没等全颖华说完,前田智慧就说:“我懂了。”整整一学期,前田智慧认真学完了这门课。
2013年春,一名来自香港的研究生,坚持上完了庄瑞峰老师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他认为庄老师的课深入浅出,以理服人,贴近现实。如果说这些留学生最初是为了“猎奇”,那么持续的坚持则完全因为课堂本身的特点:充满思想的味道,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将理论修养与专业艺术研修相联系。
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尖锐问题
思政课如何吸引学生,这是全国高校的思想理论课老师都头疼的问题。经过探索,北京电影学院思政课的几位老师达成共识:不能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尖锐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上自由表达想法;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在于以平等的方式和同学们一起摆事实讲道理。
“不喜欢上这个课并不等于学生们没想法,相反他们有很多想法。”全颖华说,“上好思政课的前提是要首先了解学生的思想,要相信学生的辨别力,让他们充分表达,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他们就会跟你讨论,才可能理解并且接纳你的看法。”
思政课不再是枯燥刻板的说教,而是思想交流。思想的香味散发出来,魅力自然形成。这样的理论对话是课堂模式,也是同学们服气的原因。
“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们还会记得我这个思政课老师,逢年过节会给我发一个问候的短信,我觉得很满足。”全颖华不无得意地说。
把艺术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忽视艺术理论、文化理论以及思想理论课,是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把艺术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艺术观教育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传统,也是实践证明有效的一种方式。
北影专门设立思政课基金,供思政课老师外出考察和出版写作之用。学院党委成员经常亲自给学生上思政课和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党委书记侯光明在每次给学生讲第一堂课时,都要强调希望大家做到四个统一:把学好政治课和学好专业课统一起来,把一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的影视艺术创作观结合起来,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电影史、北京电影学院校史结合起来,把个人梦、电影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多和专业课的老师沟通,课堂上多用专业课的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青年教师庄瑞峰说。“结合经典电影来讲理论,同学们更有兴趣。”实际上,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艺术观教育,是北影老师们的共识。
在北京电影学院,艺术观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和校园里,更在作品中。每年大学生电影节活动中,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作品总是能传递正能量,获得社会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