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文化担当”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更新时间:2017-08-28  查看次数:[]

@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

现代“大学”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大学在中国一开始就没有文化的根,始终悬浮在“强国”的梦想上,始终沉浮于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浪潮中。所幸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日益国际化相伴随,文化意识随之日益自觉,社会上有“国学热”,大学里也开设了诸多传统文化通识性的公共课程,可以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已经高度知识化、规范化和体制化的中国大学们终于有了一点民族的文化根系。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基本的目的就是为我们的大学生弥补国学启蒙教育,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文明,热爱我们的文化,使他们成为有价值方向、有文化责任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力量。我认为,以上的目标还不够。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至少还应该承担一个使命:让中国的大学把根扎入我们的文化,使其充分吸收中华文明的给养,让我们的大学焕发生生不息之活力,让我们的大学真正结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果实来。若能如此,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而且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大学虽不应成为脱离社会的“象牙塔”,也不应沾染歪风邪气、到处都是“铜臭味”,更不能成为商场、官场。无论何时,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引领文化之先,成为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大学承担的职责之一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深入挖掘、整理、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产出新的思想、观念、精神和文化产品,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发扬光大。大学应该引领文化潮流,而不能随波逐流。坚持应有的文化定力,而不能随风摇摆;大学的文化之先,还应体现在成为社会和公众的楷模和典范。大学校园应吹拂着先进文化之风,不管是校风、教风、学风,都应成为先进文化之风。大学之人,应该成为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践行者和引领者。目前,一些大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自身的文化建设成效不够显著,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引领文化潮流的职责缺失,降低了应有的文化追求。被社会和公众所不齿的事件偶有发生,也败坏了大学的声誉。因此,强化大学的文化担当意识正当时。

@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我们今天讨论大学的“文化担当”,有必要从文化视域追问一个重要的元问题,即何为大学?强调大学的“文化担当”:一方面,应将涵育、内敛和承续文化,作为大学发展的内在价值趋向,正视和克服“反文化”的、急功近利的各种诱惑与现象,破解文化缺失的困局,潜心培植和滋养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上,应不断深化大学作为知识守望者、传承者和创造者的主体认知,坚守当代中国大学精神之魂,营造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校园生态环境,以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不懈探索与贡献,以及大学人求真向善、创造性、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新形态,发挥社会引领和示范作用。

@向仲敏(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谈文化担当,首先得敬畏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这是“文化”最早的出处了,可见文化与人类息息相关,离开文化,则“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卡西尔认为,用符号创造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文化已经关涉人类的尊严,文化直指人心,因此要对它心存敬畏。儒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训诫,既是永恒的大学之道,也是大学应该肩负的“文化担当”。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对普遍高深学问的追寻,决定着大学要坚守真善美之维。进而言之,大学的文化担当,或者说大学人的使命,不仅在于象牙塔内的坚守,更在于开时代风气之先。

@孙雷(东北大学副校长):

言及文化担当,其便是一种文化加工和应用的逻辑,而大学的文化担当则是多元主体视域下对优秀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逻辑范畴,包含大学文化发展与应用的目的、方式等因子,是在精神层面提升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与最深沉精神追求以及保证中国特色的必要关键点。大学的文化担当应注重主体多元化、方式科学化、内容特色化。大学文化的担当在于独立纷繁之境而坚守“本心”,并能将此特色如泼墨渲染般发扬开来,辐射社会,哺育大众。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这便是大学文化担当的目的所在,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亦是中国千秋梦成之基!

上一条:2018考研报名新变化

下一条:考研热弥漫高校 专家:莫盲目考研,应纳入个人职业规划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