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屏时代不妨多坐坐书香的“冷板凳”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3-12-31  查看次数:[]

    继复旦学霸的私人图书馆之后,南京博士书霸7年买书2万本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阅读之争。不少人觉得,在触屏时代,买书是浪费钱,携带不方便。不过在“满城尽是电子眼”的今天,需要花点时间多坐坐书香的“冷板凳”。

    触屏在信息时代推动下走到人们面前,由于电子书随身携带方便,获取信息快捷,“拿起手机扔掉书”成为不少人的嗜好。不知不觉间,形容一个人有学问从“学富五车”“读万卷书”,变成了如今的读“数兆内存”,虔敬忠诚的阅读和聚精会神的苦思被拇指滑过的浏览代替。

    然而,纸质书仍在一片喧嚣中得到一部分人青睐,或成为阅读的指向,或成为收藏的珍品。在这些人看来,电子书是眼睛的杀手,而且存在“喧嚣、快速和疲劳”的弊端,会消解阅读的有效性,让知识读完后就像缕缕幻化的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作家王蒙在《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中指出,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不过是一群乱码。也就是说,文字是和思考联系在一起的,纸质书的厚重感为这种思考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时间,知识也就更容易被接受。

    很多人读纸质书除了获得这种思考的时间,更多的则是为了寻找一种放松的感觉,享受纸张一页一页翻过去的乐趣。而在触屏上看书,很大程度上成了获取信息的手段,缺少了阅读的存在感。但如果拿本书,坐在院子里,透着阳光,安静地翻看,嗅闻着书香,就成了一种放松的休闲。尤其是纸质书有一种阅读存在感,这种质感正是纸质书的符号核心,也是触屏媒体无法比拟的。

    今后,随着触屏时代的全面到来,为了获取信息的浅阅读和需要思考的深阅读的双重世界将越来越远。

    因此,当你只是为了获取信息时,完全可以通过触屏媒体等实现,因为这不需要你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思考。但如果是类似哲学、社会学等深阅读,纸质书就显出了优势,因为与思考指向连在一起的深阅读,需要一个专注、安静的阅读环境,或者是一种孤独的自我空间,纸质书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有人质疑这些学霸能否看完买的书,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因为很多书是一种珍藏的备份,不一定当时马上就要看,但日后必有用到之时。

    不管怎么说,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但书籍不是钻石,不能只追求曾经拥有过,因为只有看过学会才能得到,这需要静下心来,多一些思考式的纸质阅读。

 

 

 


 

上一条:教育部:科技评价频繁、重复是高校面临重要问题

下一条:2013年《大学生蓝皮书》聚焦"90后"大学生生活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