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常为无法约束自己的兴趣而苦恼,因为好奇心指向的对象遍布各个领域。
-------------------------------------------
人们都知道,大学是一个以研究式学习为主的教育阶段。兴趣是大学生研究探索的根本动力。可惜的是,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消弭了其内生兴趣。因此,发掘纯粹的学习兴趣,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重要任务。
如何发掘兴趣,我认为有三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保持好奇心,发现和激发兴趣。培养兴趣需要发现的过程,不是瞬时的、零交易成本的结果。一开始是广种薄收的,好奇心强、涉猎面广不是一件坏事,特别在大学的早期。不要过早地压抑甚至扼杀它。
就大学学习而言,大概到大三、大四才会逐步收缩战线,集中到某一个学科内部的某几个兴奋点上来。年轻人常为无法约束自己的兴趣而苦恼,因为好奇心指向的对象遍布各个领域。但是年长者更加苦恼的恐怕是:无论在别人看来,一件事情多么有趣,一个话题、一个研究课题多么有意义,他已经无法调动自己的神经使之兴奋起来了。这是因为其兴趣大厦的基础打得不牢,而又早已定型,只能加固,无法改造了。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年代,身处激荡岁月,对任何有志于以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的精神现象为旨趣,或致力于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一批人而言,是天大的幸运,也是天大的“不幸”。
幸运之处在于,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走过前人几十年、上百年难以走过的时光,目睹经济潮落潮起,感受科技日新月异。大千百态,制度变迁,尽收眼底。我们在书本上知道的理论,我们从书本上无法得知的理论,现实世界中都能得到验证。
“不幸”之处则在于,专精博约之间的取舍,总叫人为难。有价值的选题比比皆是,但你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难把握那根驾驭兴趣的缰绳,收放自如。禁不住那学科之间暗潮汹涌的勾连,自以为顺着一个方向挖掘下去,就可洞穿其身,殊不知不经意间闯入一片新的领地,最终唯有止步,慨叹唏嘘。除非,收住那颗对现实世界悸动与好奇的心,皓首穷经于象牙塔内,作纯而又纯的学问,才能摆脱这变化世界富有价值的无限议题,进而得到长久的宁静。
第二,由史入手,激发兴趣,认识专业,明晰方位。人类的文化代代传承,越积越厚。后人可以通览前面历代人的知识存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刚刚入学的新生可以阅读所学专业的学科史,大略了解学科的历史发展和演变。高中的很多课程,特别是数理化等学科,往往缺乏历史背景和学科史流变过程交代。比如,学生只需要了解麦克斯韦方程就够了,至于麦克斯韦是谁,他为什么要搞这个研究,那个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时的科学界在争论什么,有几种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这往往会被忽视。
大学阶段,学习是自主性的,兴趣是根本动力。兴趣从何而来?从对学科史的了解中来。对学科历史、重要人物的了解,不只是简单地知道一个人名和事件,更要懂得那个时代的那些人在研究什么,开拓在哪里,局限在哪里,他们当时思考的问题,此时有多少仍然值得思考,有多少则随时代发展而发生了主题的变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换。知道这些,学生才能把握自己的历史方位,知道自己不必再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第三,守护问题意识。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应具有问题意识。在关注理论问题之余,应尽量多思考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应用性问题。比如能源问题,自然科学可以研究,经济学也应该研究。首先要知道这些问题何以成为问题、知道它们的现状,如此你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无论是纯粹的经院式思考还是就业导向,都应该有中国问题意识,那种脱离实际,热衷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传统到传统、从西方到西方的研究方法,只是闭门造车。
本科阶段的研究只是个锻炼,不应奢求结果,着眼点更多应该放在自己的态度、眼界、能力、方法、习惯的改善与发展上。即便是不以学术为业的同学也需要认识到,一个好的应用者本身也是一个富于创造性和学习能力的好的探究者。往往很多毕业后在各自的领域里比较有工作能力的人,反观他们当年的学生时代,也多能在学习上有悟性、有突破、富于批判性、怀疑眼光和创新能力。
有两句话,一句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句叫“严师出高徒”,两者是统一的。闲暇和兴趣是学术的必要条件,同时兴趣必须被很好地约束。强调兴趣的广博,并不妨碍和排斥中心兴趣。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开始发现兴趣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始规范、约束自己兴趣选择上的发散性,将其纳入某一学术领域并开始漫长积累的最初阶段。兴趣的发现与养护,关乎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质量,值得每位大学新生认真思考,也需要大学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给予特别的关注。(曹东勃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年轻人常为无法约束自己的兴趣而苦恼,因为好奇心指向的对象遍布各个领域。
-------------------------------------------
人们都知道,大学是一个以研究式学习为主的教育阶段。兴趣是大学生研究探索的根本动力。可惜的是,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消弭了其内生兴趣。因此,发掘纯粹的学习兴趣,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重要任务。
如何发掘兴趣,我认为有三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保持好奇心,发现和激发兴趣。培养兴趣需要发现的过程,不是瞬时的、零交易成本的结果。一开始是广种薄收的,好奇心强、涉猎面广不是一件坏事,特别在大学的早期。不要过早地压抑甚至扼杀它。
就大学学习而言,大概到大三、大四才会逐步收缩战线,集中到某一个学科内部的某几个兴奋点上来。年轻人常为无法约束自己的兴趣而苦恼,因为好奇心指向的对象遍布各个领域。但是年长者更加苦恼的恐怕是:无论在别人看来,一件事情多么有趣,一个话题、一个研究课题多么有意义,他已经无法调动自己的神经使之兴奋起来了。这是因为其兴趣大厦的基础打得不牢,而又早已定型,只能加固,无法改造了。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年代,身处激荡岁月,对任何有志于以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的精神现象为旨趣,或致力于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一批人而言,是天大的幸运,也是天大的“不幸”。
幸运之处在于,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走过前人几十年、上百年难以走过的时光,目睹经济潮落潮起,感受科技日新月异。大千百态,制度变迁,尽收眼底。我们在书本上知道的理论,我们从书本上无法得知的理论,现实世界中都能得到验证。
“不幸”之处则在于,专精博约之间的取舍,总叫人为难。有价值的选题比比皆是,但你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难把握那根驾驭兴趣的缰绳,收放自如。禁不住那学科之间暗潮汹涌的勾连,自以为顺着一个方向挖掘下去,就可洞穿其身,殊不知不经意间闯入一片新的领地,最终唯有止步,慨叹唏嘘。除非,收住那颗对现实世界悸动与好奇的心,皓首穷经于象牙塔内,作纯而又纯的学问,才能摆脱这变化世界富有价值的无限议题,进而得到长久的宁静。
第二,由史入手,激发兴趣,认识专业,明晰方位。人类的文化代代传承,越积越厚。后人可以通览前面历代人的知识存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刚刚入学的新生可以阅读所学专业的学科史,大略了解学科的历史发展和演变。高中的很多课程,特别是数理化等学科,往往缺乏历史背景和学科史流变过程交代。比如,学生只需要了解麦克斯韦方程就够了,至于麦克斯韦是谁,他为什么要搞这个研究,那个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时的科学界在争论什么,有几种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这往往会被忽视。
大学阶段,学习是自主性的,兴趣是根本动力。兴趣从何而来?从对学科史的了解中来。对学科历史、重要人物的了解,不只是简单地知道一个人名和事件,更要懂得那个时代的那些人在研究什么,开拓在哪里,局限在哪里,他们当时思考的问题,此时有多少仍然值得思考,有多少则随时代发展而发生了主题的变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换。知道这些,学生才能把握自己的历史方位,知道自己不必再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第三,守护问题意识。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应具有问题意识。在关注理论问题之余,应尽量多思考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应用性问题。比如能源问题,自然科学可以研究,经济学也应该研究。首先要知道这些问题何以成为问题、知道它们的现状,如此你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无论是纯粹的经院式思考还是就业导向,都应该有中国问题意识,那种脱离实际,热衷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传统到传统、从西方到西方的研究方法,只是闭门造车。
本科阶段的研究只是个锻炼,不应奢求结果,着眼点更多应该放在自己的态度、眼界、能力、方法、习惯的改善与发展上。即便是不以学术为业的同学也需要认识到,一个好的应用者本身也是一个富于创造性和学习能力的好的探究者。往往很多毕业后在各自的领域里比较有工作能力的人,反观他们当年的学生时代,也多能在学习上有悟性、有突破、富于批判性、怀疑眼光和创新能力。
有两句话,一句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句叫“严师出高徒”,两者是统一的。闲暇和兴趣是学术的必要条件,同时兴趣必须被很好地约束。强调兴趣的广博,并不妨碍和排斥中心兴趣。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开始发现兴趣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始规范、约束自己兴趣选择上的发散性,将其纳入某一学术领域并开始漫长积累的最初阶段。兴趣的发现与养护,关乎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质量,值得每位大学新生认真思考,也需要大学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给予特别的关注。(曹东勃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