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深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国外大学课堂有什么区别?”……记者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最近来自哈佛、牛津等高校的17位名校生与南工大“2011学院”学子开了一场特殊的联谊会。而这17位学子的身份还很特殊,都是南工大教职工在海外求学的子女,趁圣诞节回国探亲的机会,被南工大召集到一起给南工大的大一新生们“传经送宝”。
据悉,17位“海外学子”分别就读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所读的大学和专业都比较“牛”气,覆盖牛津大学、悉尼大学、南加州大学、威廉玛丽学院、筑波大学等。
“我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出国深造什么时候准备最好?”南工大2011学院的班长周木森问道。“从长远目标看,要真正学好英语,我认为多看看原声的英剧、美剧,能有效地提升听说能力。”来自哈佛大学的官逸尘回答道。官逸尘提醒2011学院的学生,要将专业和兴趣结合起来,而到国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尝试不同的专业,然后选择一门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至于出国准备的问题,她认为,不需要太早,关键要把专业课学扎实。据南工大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张进明介绍,南工近期将牵头组织实施建立该校教工海外留学子女联谊会。
海外学子们建议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群等方式,方便与国内同学交流并共享学习资料。
“我们平均每周有两天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国外上课的时间有很大的自主性、选择性。在网络教学课堂,我们可以按椅子上的ABCD按钮,然后在大屏幕上就直接出现了选择的人数,同时可作为考勤,我觉得这可以引荐到国内。”在讨论国内外大学课堂的差异时,美国佐治亚大学徐郅纯说。也有同学提到,国外的小班教育更方便师生互动。据悉,南京工业大学自跻身国家首批“2011计划”后,于2013年9月份率先在全国成立了“2011学院”,该学院作为该校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目标的改革实验田,实现“全员书院制”和“全程导师制”,采取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