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建设 大湾区的新青年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9-09-02 贾海薇 查看次数:[]

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都已是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地理区域,但在大湾区建设中,各个城市要紧密链接成为一个心心相印的现代化城市群,仍然有很大的“再城市化”空间。因为湾区城市群并不是一个个城市进行简单的物理拼接,而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全新融合的化学组合。系统性的规划旨在帮助各个城市找准各自在国家发展使命中的定位,并基于分工进行共赢性合作;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用硬件支撑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以期建设共同的产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更深层次的就是构建协同的文化教育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促使大湾区人形成共同的生活理念、构建同质的生活质量、传承发展共同的文化文明,等等。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人的心灵建设和现代性培育是首要启动之力,是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任务。

充分认识粤港澳三地“文化同宗”在大湾区建设中的价值

粤港澳三地同为岭南文化孕育滋养之地、同为中华文化分枝开花之地。虽然香港与澳门历经了超过百年的受殖民统治历史,但中国人的比例仍然占绝大多数,人口组成以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闽南人为主,这四支文化流派各有风格,但都具有典型鲜明的滨海地区文化特征,都是中原汉文化在岭南地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产物。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现今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范围都属于南海郡的治下。“人同宗、血同脉、语同音、字同型”,中华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人心灵归属最基本的根。

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兼收并蓄、博大包容、化育万物、以和为贵,所以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外来人口、外来文化都是以化育为先、兼容并包。香港受英国的影响,澳门受葡萄牙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欧洲文化痕迹,虽然国际化程度比珠三角地区鲜明,但仍然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流。所以,粤港澳通过大湾区建设形成新文化融合,可以将外向型的滨海经济模式进一步发扬光大,推进中华文化与欧洲文化进一步融汇繁荣。

培养建设大湾区的新青年、民族复兴的脊梁骨

放眼全球,纽约湾区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有百年的积累;旧金山湾区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东京湾区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都有超过半个世纪的积累。而粤港澳大湾区要想在未来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凝聚积极的企业家精神、汇集丰富的国内外投资、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展精密的智能制造、建构发达的信息服务,要实现多种产业组合创新、多种市场配套发展、多项制度融合生效、多项战略齐头并进。而这其中,最活跃的、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人,只有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化的人,才能将一切资源运用起来,将所有机遇利用起来,将全部优势发挥出来,将内在潜力调动出来。而决定人的行动方向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其现代性心灵建设的品质,是其对民族文化、国家历史的尊重与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国人重建文化自信,“以人为本、克己复礼、孝悌友敬、仁爱宽恕、忠义勇信、天下大同”等理念,将在21世纪再次大放异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仅仅是华南地区的发展,更是与京津冀、长三角齐头并进、拉动中国腾飞的新龙头,目标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并基于本土化而实现国际化,进而引领全球化。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人任重而道远。青少年教育必须以育德为先,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创新性融合,要以中华文化新融合建构全民教育、全域教育、全程教育、全面教育的大环境。

人才是国家竞争、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粤港澳三地的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的合作发展应列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育依靠高水平大学与优质中小学的建设,而大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预先布局规划、加大教育投入、精选优质教师、改善创新环境。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少年教育,一方面要着力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继承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价值观念与精神智慧;另一方面是培育放眼全球的胆魄格局与能力素质,成长为“本土文化魂+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将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区域性文化进一步丰富与现代化,并吸纳西方文化中科学有益的成分,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成为建设大湾区的新青年,成为民族复兴的脊梁骨。

下一条:强化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