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比赛总决赛举行,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手吴佳仪演讲《永远的初心》,展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贺运河生前先进事迹,声情并茂打动全场,最终荣获二等奖。
附演讲内容:
永远的初心
一个星期、4天、96个小时;
一个月、16天、384个小时;
一年、150个日夜、3600个小时。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一组不完全工作时长数据,可能很多人都不以为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创造这组数据的医生,与病魔搏斗了五年。
就在一周前,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就是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贺运河。
拼命三郎贺运河头顶有很多光环,他是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他是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个人,他,更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或许很多人对他还不熟悉,在这,我要分享几个故事。
贺运河的医缘始于他4岁的时候,怀胎八月的母亲因为妊娠,全身浮肿,不时地呕吐腹泻,可村里没有医生,舅舅步行从80里外的林场,请来了一位姓邹的医生,经过治疗后,母亲的水肿很快消了下去,妹妹也平安降生,这种神奇给他幼小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从那时起,他便立志学医,萌生了一个梦想——“当个好医生”。
命运眷恋追梦者,最终,他步入了医学殿堂,挑了最苦最累的急诊工作,一干,便是20多年。
2011年4月9日,44岁的患者周某酒后入院,醒酒时突发心脏骤停,贺运河接到值班医生电话后飞奔到抢救室,他打破抢救“常规”,整整坚持了70分钟,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在他看来,只要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坚持。因为,他想当个好医生。
2014年正月十二,他又像往常一样出诊。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太难受了,他罕见地离开诊室10分钟,给自己验了个血。结果很快出来了,白细胞比正常值高三倍还多,血小板却很低,每天看报告的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可他默默收起了化验单,继续出诊。就在出诊过半的时候,突然感觉鼻子一凉,鲜血流出,不知情的同事都劝他赶紧去休息时,他只是说了一句话:“还有两个患者的检查结果没出来,再等等吧”。
是的,他患的是重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期间,他的一位老患者回来复诊,叫熊伟峰,是个82岁的倔脾气老头。他得知贺运河住院消息后悲痛不已,转身便要离开医院,嘴里嘀咕着:没有老贺给我复诊,我也不想再求医了。接诊医生随口把这事告诉了贺运河,于是他偷偷撒了个谎,硬让让妻子开车把他送回了诊室。
大家知道贺主任这个简单的举动,要冒多大的风险吗?那时他刚做完化疗10天,白细胞才恢复到1000,而我们正常人的白细胞是4000-10000,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当时的免疫力几乎为零,而他要施诊的地方,是细菌感染风险的重灾区急诊室啊!
我当时无法理解,我问他:“您自己是医生,明知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去?”
贺运河主任给我的答复,让我觉得他好傻、好傻,傻得…让人肃然起敬。他憨笑着说:“没什么,没什么,这不,还带着口罩嘛”。
在他看来,守护患者的信任,比守护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要。因为,他想当个好医生。
2016年骨髓移植后,贺主任病情有了好转。可两年后,不幸再次降临。
2018年9月中旬,超强台风“山竹”袭来,广州实行“三停”。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贺运河却还是惦记着门诊有患者在等着他。爱人也劝他不住,学医的儿子太理解父亲了,含泪陪着他前往门诊,父亲已经说不了话,他能做到的就是当起“传话筒”。就这样,贺主任逆风而行,往医院的方向走去。
是的,“山竹”是过去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却复发了。
事后,我们从门诊调来一组数据,贺运河主任带病出诊的数据:2016年接诊2381人次;2017年接诊4080人次;2018年接诊2644人次。
其实,我们并不提倡带病上岗,我们也不断的劝阻贺运河,可是拦也拦不住呀……在他心里,无论是万分之一的抢救希望、还是让全市“三停”的山竹台风、或是化疗期间出诊的生命危险,都阻止不了他践行儿时的梦想。
如今,您虽已离我们远去,但那个从未模糊过的初心——当个好医生,却永远永远地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