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新冠肺炎如何不漏检不错检?全靠这群“病毒捕手”!

来源:  更新时间:2020-02-22  查看次数:[]

最近官方媒体的一则消息,在广州一个写字楼出现了新冠肺炎的密切接触者,转为无症状感染者,到底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呢?他们具有传染性吗?在进行新冠病毒识别的时候,如何能确保准确率,减少“假阴性”患者的现象出现呢?

今天的《健康大咖说》,请来一位检验医学的大咖,向大家揭开有“病毒捕手“之称的他们,是如何滴水不漏的开展检验工作的。

专家简介

周宏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二级教授

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周宏伟教授在建立系列高效、准确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方法基础上,与临床和基础学科广泛合作,研究人体肠道、口腔、感染、生殖道等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探讨菌群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人体微生物组诊断方法学及机制研究方向做出了系统的创新工作,建立复杂菌群认知和诊断模型的地域依赖性(ReMiDi)假说。

对于新冠病毒的检验,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解答:

Q:假如我在乘坐地铁时候,遇到无症状感染者,会有感染风险吗?

A:最近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有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一个新冠肺炎的患者,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也就是患者疾病表现最强的时候,他的传染性是最强的,所以可以去推想这些无症状的患者,可能他的传染性会相对弱一些,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继续观察。

而且大家要明确,无症状的传播者可能不是占主流,当然在目前这个不能完全排除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得做好自我的防护只要把口罩戴好,勤洗手,就能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Q:在杭州有一所医院,有个病人检测了六次核酸检测,发现都是阴性的结果,直到第七次检测才出了新冠病毒阳性,那到底这种“假阴性“是怎么造成的?

A: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层来看,第一层是我们技术的层面,第二层是我们科学的层面。

什么叫技术层面,比如说,一个试剂如果可以检测到病毒,但是由于遇到各种各样操作的问题,类似生产、采集、运输,或者人为弄错标本标签等问题,出现了偏差,最后就会导致没有测出病毒,不过目前这类风险系数,也会由于管理越来越完善,变得越来越低。

第二个科学层面是指,譬如说像咽拭子采集,或者血液采集,但是由于样品中间携带的病毒量非常低,低于我们的检测范围,这也会导致“假阴性“的可能存在。

Q:那么一个新冠肺炎患者,要达到什么指标才算痊愈可以出院呢?

A:他得经过两次的核算检验,而且中间要间隔一天,两次检验都达到阴性的结果,才算达到出院的标准。

Q:一般人去医院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呢?

A:其实最关键大家就是配合医院医生的指引就好了,譬如说在相应的病区做各种分类的检查,还有就是假如像做鼻咽拭子、咽拭子这类的检查,会有些许不适,但是大家不要反应过大,影响医生的检查,这些检查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主要配合好就可以了。

上一条: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于去年11月出现,变异一直在发生

下一条:【防疫科普】眼镜起雾等于口罩白戴!当心5种浪费口罩的错误做法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