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进行时
从烈日到暴雨,从白天到黑夜,全民抗疫的背后,有医护人员坚定的身影,也有志愿者与后勤人员的默默付出,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筑牢抗疫防线,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人民生命健康,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珠江医院
“这是职业的使命感”
支援核酸检测的队员里,有不少人已经在抗疫的一线坚守了数月。
急诊科护士长许雪莲这几天辗转于海珠区、荔湾区多个不同的街道采样。此次广州疫情之前,她就已经连续几个月在医院的核酸采样点、新冠疫苗接种点等抗疫一线工作了数月,“有需要,我们随时就会上!”
麻醉科护士刘娟已经连续支援7天。去年疫情期间,她就三次前往国外3个国家,接滞留同胞回国。“没什么犹豫的,就是职业的使命感。”
消化内科护士冯程程是5月31日百人深夜突击队的其中一员。身为2020年广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一年多来,她时常想起在武汉与队员并肩、与病毒鏖战的59个日夜。“一下又回到熟悉的感觉,我们依然并肩作战。”
“加快速度、咬牙坚持”
发热门诊是医院防疫的最前哨点,核酸采集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线。连日来,广州多个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除了社区,医院里的核酸检测点同样人满为患。每周7天不间断,珠江医院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负责相关工作的健康管理科护士长王灿灿已经连续2周没有休息过了,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0点,这样连轴转几乎是她十几天来每天的工作节奏。“看着在烈日下排长队的群众,我们也很不忍心。只能咬牙坚持,再想办法加快速度。”其实,在她的家里,还有一个正上高三的儿子,下周马上就高考了,她完全无法顾及,“他自己打包行李自己做饭自己去学习隔离。没办法,两难的事情,只能先顾医院。好在儿子懂事,学习让人放心。”说到这里,王灿灿有些哽咽。
▲健康管理科护士长王灿灿几乎每天连轴转
医院的志愿者、保安、后勤保障人员同样在用自己的力量,助力筑牢抗疫防线。维护秩序、指引患者,烈日里、暴雨中始终有他们的最美身影;外出支援核酸采集队员,无论深夜何时回医院,“家里”始终有后勤人员准备的热腾腾的饭菜夜宵等着队员们……
▲志愿者、保安、后勤人员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第三附属医院
5月31日晚上,尚景社区保安大哥搬来了两筐小吃,说是一位热心市民送的宵夜,悄悄放下就离开了,还叮嘱保安不要打扰医务人员工作,让他们忙完了慢慢吃。
6月1日下午,东升社区核酸采样点的雨棚上积水过多,很多雨棚都压垮了,一位外卖小哥和附近居民一起帮忙排水,为医护人员重新架起雨棚。
为让采样队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医院专门配备了物资调配人员和联络员,负责布置场地、配齐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好几个采样点道路狭窄,小车进不去,物资调配员刘婷媚、夏冬和王方明找来三轮车、电瓶车,在烈日和暴雨中不停奔波,衣服湿透,皮肤晒红。
队长张晓东介绍:“第三附属医院工作的31个核酸采集点分散在天河的多个区域,很多社区应对大规模群体检测缺乏经验,需要我们自己协调很多工作,配备各种应急物资,还要应对多种突发状况。两天两夜,我们医院前方和后方数百名工作人员紧绷神经,全力奋战,努力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为守护天河贡献我们南医三院的力量。”
在这批队员中,还有不少夫妻档哦
中西医结合医院
5月31日,中西医结合医院再次派出多批医护队伍支援海珠区核酸采样,这批医护队伍超过100人,主要由青年医护人员组成,防护服下,是青春的容颜,是奋斗的足迹。
同心抗疫,守护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连续三天派出多支医护队伍支援海珠区核酸采样。感谢有你!
深圳医院
今天,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在龙岗西坑社区完成核酸检测后,龙岗区以盛大的仪式欢送医护人员:小朋友们送花,居民自发前来夹道相送,场面非常感人。
口腔医院
5月31日下午五点,口腔医院接到上级支援任务后高度重视,迅速部署,紧急召集了第四批医护人员组成应急核酸采样队伍前往海珠区各街道支援,共80人左右。
其中,罗妙恒、李爱芳、周虹、戴莉妮4人先是被分派到燕子岗体育馆进行核酸采样工作,三个多小时后再被抽调到凤阳街道逸景翠园小区。
直至6月1日凌晨00:40,罗妙恒、李爱芳、周虹、戴莉妮4人在小区完成了排队居民的核酸采样,正要结束时收到居委的临时任务,要到其中一栋居民楼进行上门检测。队员们没有任何怨言,马上着手准备检测物资,等待民警到达。由于上楼检测很多物资不便携带,大家便把常用物资都捆在身上,方便操作,解放双手,并分成2组进行分楼层采样。
深夜的楼房,熟睡的居民,每一次的敲门都感到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也伴有打搅居民休息的愧疚感;闷热的楼道,密实的防护,汗水在身体的每个毛孔冒出,湿透了身上的衣服,但看到居民们表示理解,然后由衷地说出感谢的话语,队员们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清晨5点多,终于完成了上楼的检测工作。从傍晚奋战到翌日清晨,辗转三地,工作12小时,为广州抗疫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