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无疑是我难忘的一天。
白云区大规模核酸采集筛查通知下达,学校开展志愿者招募,我有幸成为此次核酸采集队伍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2018级本科生,我还是第一次能够有机会参与核酸采集操作。因此,我特别珍惜这次机会。在去做志愿者这前,除了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培训之外,我还仔仔细细在网上再次复习防护服的穿脱以及核酸采样的操作,仿佛背后有一股无形的动力驱使着我,要做好这件事,而且尽可能做到极致。
出发的前一晚,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入睡。有着未曾穿戴过防护服与n95口罩工作多小时的好奇,也有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多小时工作的忐忑。但当我想到了2020年的那个新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们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减少更换防护服的次数……那一刻,我决定要尝试突破自我。
在每一咽拭子采集前,我都会扫视一下对方的脸,他们的脸上都挂满了因高温日晒冒出的汗珠。但居民们却用他们各式的行为温暖了我们:有的人尽管呕吐反应很敏感,却尽量强忍到顺利完成采集;有的人张嘴不明显,一直耐心地发“啊”声来配合我们;有的人采集前后会冲我微笑;有的人尽管采集后有所不适感,仍会真诚地向我们道谢,甚至会半鞠躬地和我们说“你们辛苦了”,让我有些承受不住又有些许小骄傲……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所没看到的“温暖”,但在朋友圈所看到的,我更加确信,广州,就是一座如此有温度的城市。
配合采集的可爱小孩|源自 陈梦莹
面对未知的人群,我们仍需要守住自我健康的“防线”。但大家都因此深受鼓舞,让我看见了与素日不一样的大家:当问道“谁先上”的时候,队员们都很踊跃地换上防护服,来到工作岗位上;有的人明明已经工作了一上午了,汗水已经把自己的衣服与防护服紧紧地粘住了,仍然说自己还能坚持;有的队员一天采集了约1000人;同采集点的王博俊同学因为当天的防护服尺寸不合适,很遗憾不能作为采集人员,但他却很出色地完成了我们的后勤工作,不间断地为我们补充采集所需的物品,检查我们的防护工作是否有所暴露等。
坚守岗位的“大白”们
后勤“完美”工作者
特别敬佩的还是三九脑科医院的医生们,他们基本没有停止过工作,同时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疲惫,一些比较难采集的居民,都被他们巧妙完成了。我们都有一种无声的默契,不需要再多解释,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前线采集、后补、后勤等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这种团结与凝聚力,激励着我,让我彷如浸泡在一种忘却疲倦的幸福蜜罐里。
团结的预防创新班小分队
对于我来说,尽管有着满满的因一整天工作的疲惫,失水过多的生理改变,但此次的出行,给予我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
在这一次的核算采集中,我迅速成长起来。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公卫人所应尽的职责,对于教科书上的条条纲纲,也有了更加灵活的运用:我是一个不太会带小孩人,但遇到了比较难采集的小孩,我也开始学会如何哄着小孩去采集;遇到一些反应敏感的人群,我对“动作轻柔”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采集后居民的咳嗽干呕等等都该如何处理,我都有了新的认识……
我与搭档
这次的核酸采样支援服务,我们只参与了一天,但在我的人生中将是无法磨灭的珍贵记忆。在之前的抗疫中医护人员的辛劳程度更是常人难以体会,医护人员是守护国民健康的坚强后盾,而我能有幸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也感到无限荣光。在感叹“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的同时,我更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公卫学生的责任,我们会更加勤奋学习、刻苦磨练技能,早日为前线医护人员分担更多,共同捍卫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