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关于发布“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浏览次数:

关于发布“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重大研究

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各位老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重大研究计划“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2014年度的项目指南,请各位符合条件的专家积极申报。现将指南公布如下,请申请人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申报:

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的免疫学特性,与人体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免疫学特性存在较大区别。这些组织器官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组织微环境,含有独特的细胞亚群和功能分子,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免疫特性,并与所在区域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由于对疾病高发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研究较少,影响了免疫学理论与疾病防治的整体发展。为了深入阐释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推进转化医学研究,迫切需要对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进行基础性、前沿性和系统性的先导研究,以揭示区域免疫特性与重大疾病的内在联系,寻找新的免疫治疗靶点。

本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将免疫学的重大基础研究(区域免疫特性)与国家的重大需求(重大疾病)结合起来。以“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研究为核心,通过与免疫器官比较,重点研究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区域免疫特性,阐述这些组织器官中特有免疫细胞亚群的基本性状,揭示区域免疫特性的基本属性,发现形成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细胞调控网络和分子调控网络,深入研究与自身免疫病、炎症、感染、肿瘤、过敏、肥胖等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科学目标

通过与免疫器官比对,阐释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区域免疫特性,并对相关疾病提出新解释和探索新的免疫干预策略。

二、核心科学问题

了解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区域免疫基本属性、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网络调控机制以及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三、2014年度拟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主要以“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对有较好的创新研究思路或较好的前期结果、但尚需一段时间探索研究的申请项目将以“培育项目”方式予以资助;对有较好研究基础和积累,有明确的重要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的申请项目将以“重点支持项目”方式予以资助。

2014年度资助的研究方向:

(一)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基本属性。

揭示主要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并阐释其形成机制;分析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中各类免疫细胞或亚群的表型、分布、含量及功能;揭示这些组织器官特有或富含的免疫细胞或亚群的发育分化、成熟、迁移、活化和行使功能的机制;阐述这些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形成机制及其与免疫器官的关系。

(二)调控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分子网络及其病理机制。

通过与免疫器官比较,揭示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中维持组织器官特有免疫细胞稳态的胞内分子网络,寻找调控组织器官免疫应答的受体分子、配体分子及关键信号通路,揭示破坏组织器官免疫稳态、导致重大疾病的关键节点分子。

(三)调控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细胞网络及其病理机制。

通过与免疫器官比较,揭示维持各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区域免疫稳态的免疫细胞间或免疫细胞与组织细胞间的细胞调控网络;揭示重大疾病发生过程中引起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异常的关键免疫细胞和功能分子。

(四)病理微环境对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影响和分子机制。

研究病理微环境影响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细胞与分子机制、阐明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对全身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深入解析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并寻找关键的致病细胞和分子。

(五)发展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发展多尺度实时动态体内荧光成像技术,对组织器官中细胞相互作用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进行可视化研究;发展单细胞测序技术,深入了解不同个体、不同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和分子调控网络;创建各类免疫相关性疾病动物模型和人源化小鼠,系统阐述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和疾病机理。

四、2014年度资助计划

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资助经费约3000万元。资助培育项目约15-20项,资助期限为3年,平均资助强度约100万元/项;资助重点支持项目约3-5项,资助期限为4年,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

五、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申请。

(二)限项规定。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本次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与处于评审阶段(申请和参与申请的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的以下类型项目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2.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本年度不得再申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将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协调的综合“项目群”。申请书须具有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应论述与项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学问题的关系,以及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和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

1. 项目申请接收与受理。

1)本重大研究计划电子版申请书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1492316纸质版申请书报送学校科技处的截止日期是201492316时。

2)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只接收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1-201712月”;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1-201812月”。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3)申请书由医学科学部负责受理。

2. 申请人注意事项。

本重大研究计划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不符合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申请人应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在认真总结和系统梳理本重大研究计划已有相关成果和进展、明确新的提升突破点的基础上,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向依托单位索取用户名和密码,登录ISIS系统,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者“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者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4)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或者重点支持项目正文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5)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学校科技处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6)申请人应当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

2. 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围绕重大研究计划目标研究和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每年将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参加这些学术活动。

联系人:黄媛 13560448679

教研办

2014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