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此二维码分享
2018年4月23日,药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刘理涵在教学馆705为2015级全体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生涯规划。
去年刚博士毕业的刘理涵老师,身着白衫黑裙,一束低马尾,一副细边眼镜,这样年轻的刘理涵副教授更像是一位师姐。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第四层次人才被引进药学院,这样优秀的老师是天资聪颖还是一帆风顺?
刘老师讲述了从大四开始进入实验室开始到博士毕业求职的经历。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大上的经验,而是更多地从科研过程中的小事和实际遇到的问题切入,分享了她多篇SCI论文背后失败的故事。在她眼里,科研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大道,心情抑郁、超负荷工作、挫折不断,这是她所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谈及为什么能坚持下去,她总结到:回归本心,我的内心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因为有梦,故无所畏惧,砥砺前行。
刘老师从性格、特长、喜好、梦想等因素的分析自己为什么选择做大学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内心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如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6年科研生活,她经历了重重失败,又不断重新站起来,她总结了五点科研感想:
1. 遇见任何困难都要Hold住,做科研要“胆大”、 “心细”、“抗打击”。 胆大心细是一体的,指做科研提出课题设想可以天马行空,但一定要有依据,实验方案要评估可行性,做实验要细致,不要粗枝大叶,不然实验做不出来结果。抗打击呢,就是遇见失败,不要轻言退缩,也不要自我否定。
2.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科研,一定要肯吃苦,肯花时间,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吃苦就一定能做好,但不吃苦不努力,就一定做不好。
3. 失败是成功之母。科研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一个实验推进了大半,有时一个小问题无法克服就面临就全盘失败。做科研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不是所有的课题设计都100%成功,大半的实验会失败。
4. 劳逸结合。科研工作者不是苦行僧,有张有弛,才能提高科研效率,实验受打击不开心,看看电影,娱乐一下,放松心情,再重新开始,往往会事半功倍。
5.战胜抑郁,鼓励自己。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总有办法解决,一定要珍惜生活、热爱生命,不要让负面情绪打倒,毕竟我们还非常年轻,有大把时间可以去解决问题,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