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领航

ARTICLE

返回>

谈谈高校思政教师的“三种意识”

时间:2015-05-11 09:13:52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年4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厦门大学时谢绝了大学生题词的请求,仅以赠言代替,因为题词违反“八项规定”。由此可见,人的社会地位可以不同,个人影响力也有差异,但是对于责任的担当却是一致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年初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之后,召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他提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一定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阵地意识、问题意识。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站在思政课的讲坛上,我们所面对的群体是大学生,我们言传身教承载着重大的责任。

责任意识——端正思想,激发思维活力 

       大学生在高校的教育、学术平台上展开专业学习,而思政课则是坚守着意识形态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素质教育的重担就落在我们这些思政课老师的身上。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多是总揽全局、提纲契领,如完全按教材体系授课,则明显对如今求新、求变的大学生吸引力不够。但思想政治教育不容疏忽,面对这种不易教授的课程我认为应该结合时事,结合真实案例,通过讨论分析加深理论理解,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去发现、纠正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端正学生的思想。我们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去启发思维、激活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灌输,而应当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悟。

阵地意识——时刻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

       现在的青年思想趋于活跃,颇具批判精神,他们也不再是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大胆质疑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但这就对与他们直接接触的老师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给学生传递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就应该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让它尽量生动、有吸引力。我们的立场必须坚定,要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存在着的各种问题时都能给出观点清晰的解答,并将其引导至弘扬主旋律、尊重多样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向上去。每个时代的主题都不同,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都在改变,我们要以动态的方式去传达静态的理论,并且不能模棱两可。我一直认为政治理论课是最难讲好的课程:要讲好,首先我们自身得做到真信;要讲好,我们必须能够做到将政治学、历史学、国学、哲学、经济学等内容融会贯通;要讲好,还必须将教材理论与社会关切紧密结合。只有做到这几点,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坚守自己的阵地,树立阵地意识既是一个教的过程,更是一种学的体验。

问题意识——对问题不是给出标准答案

       《意见》给我们提出了“回答广大人民群众(包括高校师生)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阐释清楚”的要求。我十分喜欢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比如有一次学生问到“为什么我们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但目前贫富差距还是越来越悬殊”的问题。问题提出后,思考和回答的不是我一个,还有其他学生也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做的是倾听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最终归纳整合再给出我的分析。而且往往我们的回答不一定都能让提问的同学满意,这也没有关系。因为最重要的不是我是否能给他最满意的答复,而是让他有了疑问,并激发出兴趣去自己寻求更完善的答案。我希望在尽量给出解答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思政课的内容其实很实际,我们只是在用更哲学一些的方式将现实问题阐释清楚。

[结语]
    人有两种责任,一种是对自我人生的责任,一种是对自身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个人的事,他人无法分担。而我们谈论得更多的是第二种责任,发起关于责任的讨论往往能于集体中产生正能量,加深对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自我定位。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更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担当起对大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