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那天,接到来自法院通知可以去见习的电话,离我发去简历表明用意已有十天左右。在这之前有过各种犹豫,因为惰性、因为低温、因为未知,而在挂掉电话之后只剩下欣喜和感慨。感谢院领导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支持,庆幸自己再三犹豫后发出了邮件,还好没放弃。
学会自己走出去,而不是从别人口中了解这是个怎样的世界。决定的过程“艰难”,但谁又能说不是进步呢,至少比昨天的自己又好了一点。
第二天一早来到法院,我站在门口,阳光洒在身上,抬头仰望眼前庄严的建筑,嘴角上扬,心想终于能亲身感受司法工作,而不是来自电视影像的模糊认知。理想与现实总有所差距,从理想走进现实,是为了有一天能更好的拥抱理想吧。

法院的工作人员问庭长们谁要实习生,民四庭何庭长收留了我。就这样,我在民四庭开始了两个星期的见习生活。不仅了解了部分的法院日常工作,还认识了友好的前辈们:威严的何庭、认真负责的倪庭、幽默的马审、温柔的丁姐、开朗的小方姐。大家亲切地叫我小朱,办公室的生活并非想象中死板,工作时的严谨仔细、休息时的轻松愉悦让人忙碌之余更多的是快乐满足。

第一天的上午我就跟着办公室的小方姐学习如何装订卷宗,小方姐教的仔细,我学的也快。因为都是诉前调解的案件,卷宗材料少,装了几次后对排序、编页码、填写证据目录及卷宗目录、装订案卷等就基本得心应手了。它不仅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同时还要掌握整理的技巧。第一天下来装订了数十本卷宗,丁姐夸我上手很快做事细心,心里偷偷小庆幸自己适应能力还不错。在法院的短暂两个星期里,装订了有七八十本卷宗。中间包括一些较为复杂、材料有二百多页厚的卷宗,这种卷宗整理、打孔都是比较麻烦的。操作中,倪庭也会亲自教我如何将卷宗封面叠得漂亮。装卷宗是对我耐心和细心的一次极好的锻炼,看到一本本整齐的卷宗从我手里诞生会有一种自豪感。

每天最痛苦的莫过于早上六七点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在近零下的早晨坐上二十多分钟的电动车去法院,即使下雨也如此,要感谢送我的妈妈。那个时候觉得叫醒自己的是梦想,全凭意志。

在法院的第二天就赶上开庭,倪庭让我去旁听,我带上本子试图去记下庭审过程,旁听时不自觉地想起庭审程序,下一步该怎么走这一步有没有存在问题。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对知识不能说很熟练的掌握,但渐渐形成了法律思维,会不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相对应。旁听过程中发现会有当事人和旁听人员不遵守法庭纪律,多次被法官制止,被告不了解法庭程序拖慢庭审进程的问题出现。

见习期间写了十五份民事调解书,因为已经写好了发文稿,所以民事调解书主要注意格式和核对信息即可,会思考民事调解书的整个框架,在法律文书中它的内容是较为简单的。两次帮倪庭核对民事判决书中的数据等有无错误。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案件,倪庭已经反复核对了很多遍还是不放心,厚厚的三沓材料我核对了整整一下午,法律工作需要的就是严谨和仔细,毕竟一份判决书关系的是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代表的是法律的权威。倪庭还耐心教我如何操作网上结案系统,亲自示范。还学会了裁判文书上网,知道要上网的文书应如何删减、需要什么样的格式。期间复印材料、盖章等工作不必多说,经常在三楼四楼间穿梭,还会去一楼立案庭取案件材料。
法院工作关系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每一步工作都要仔细严谨。每个案件都需要法官耗费大量的心血反复推敲、斟酌。真正的法官工作并没有电视上的那么轻松惬意,在办公室,庭长审判员每天都被各种电话、当事人缠身,忙的不可开交。通过这次见习,我对法院工作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日后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实践积累经验,从法学生到一名真正的法律人路还很长。也特别感谢这短暂时光里前辈们的指导和照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法之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