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导航

ARTICLE

返回>

【青时代·师者说】马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时间:2015-05-15 17:59:18来源:

牢记国家赋予青年的使命,承担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编织属于自己的青春梦,她,就是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分子免疫学研究所所长马骊教授。

e5d3bf803caa3b04c56907c74a1559c7.jpg
持之以恒,莫负青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马骊从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继承了父母执着追求、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小就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受家庭的熏陶,特别是受在机关工作的父亲那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精神影响,她从始至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
时代在变,青年在变,作为一名70后,马骊深知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从第一军医大学本科毕业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为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投身于国家II类新药rhG-CSF的研发。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从一接触课题开始,她就以实验室为家,经常一做上实验就是一通宵。在课题的关键时刻,甚至连轴转,几天都不休息,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两次因胃出血而住院。付出终有回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重组蛋白提取纯化新工艺研发,有效解决了基因工程产品生产的瓶颈问题。利用这项专利技术,仅一年时间就开发了新药,一次通过卫生部检定及新药评审,取得新药证书,实现了1,200万元的成果转让,并获得了200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刚考取博士的时候,为了寻求更好的科研培训,马骊离开新婚的爱人,只身来到北京,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了博士课题的研究。当时实验室条件极其简陋,2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挤着十来个人。没有独立的实验台和座位,设备也运转不开,她就在工作人员下班以后,利用晚上时间做实验、看文献。有一次,持续高烧近半月,剧烈的咳嗽让她难以入睡,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实验,被大家称为“铁人”。在这样的条件下,马骊首次建立了以酵母双杂交系统为基础的受体功能域研究新技术体系,研究成果获得200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广东省当年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一等奖项目。


0477a18979630f6b603cb90d1a2eab5f.jpg
有所贡献,不枉此生


马骊最想对当代青年说的就是“有所贡献,不枉此生”。
完成学业历程后,她怀着回报母校、有所奉献的情怀,谢绝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多次挽留,放弃优厚的待遇,按期回校工作,带领团队开展一系列应用研究。
2004年,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2005年6月生物技术学院成立。作为学院重点建设单位---生物技术系暨分子免疫学研究所初建时,350多平方米的工作场地只有马骊和一个刚毕业的硕士,两个人一同面对空荡荡的工作室,真是无人员、无经费、无设备的“三无”单位。最困难的时候,也曾偷偷掉过眼泪,但是,心底那份不服输、坚强、向上的意志和信念支撑着她,让她不轻言放弃。
短短十年时间,马骊教授所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国家863计划、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8项;申请发明专利13项,获专利证书7项。参编免疫学专著3部,发表论文121篇、SCI收录39篇。在个人取得了成绩的同时,科室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同时,作为学院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马骊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个人、标兵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所带领的科室和党支部也先后6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有所贡献,不枉此生”是马骊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立足本职,最为实在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作为一名二级教授、南粤优秀教师、“珠江学者”,马骊只想把知识传授给可爱的学生,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心爱的事业当中。
生物技术学院成立短短一年时间里,科室在她的带领下,已具备承担《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免疫学进展》、《生物技术概论》、《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并积极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使科室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创新教育基地、生物技术本科和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基地。先后培养博士生7人、硕士生11人,其中南粤优秀研究生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南方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优秀研究生3人、院士奖学金9人次,2人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指导的7名本科生以全额奖学金被国际名校录取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4名八年制学生在读期间就发表了论文。
如今的马骊被不少学子亲切地称为“女神”,更多时候她是学生们心中的贴心大姐姐。她向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实实在在地为学生们解决学习、生活上各种各样的难题。马骊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与尽责的态度,在学生心中塑造了“女神老师”这一形象。


782f1ff20dcfd7967ede622ae6c64abb.jpg
圆个人梦,促中国梦


如今社会普遍存在一些浮躁和焦虑的气息,不少人想一展宏图却急于求成,无法耐住时间的考验。马骊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投身教学科研,并始终坚持。
奋战在科研教育一线,马骊大部分时间都在向学生传道授业、与同事悉心钻研,放弃了不少闲暇,牺牲了很多与亲人相伴的时间。整天与细胞、分子、基因等打交道,在无数次的循环和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马骊不认为自己是个称职的母亲。为了有更多的精力工作,儿子刚满6个月就被送往郑州父母家,一直到3岁才接回身边。儿子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学会走路,什么时候学会说话,都只能从电话中知道。因为梦想,马骊忍受着对子女、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耐住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
“花时间去工作,这是你事业成功的代价;花时间去思考,这是你获得力量的源泉;花时间去学习,这是你智慧的基础。”马骊非常喜欢这首小诗,也是她源源不断的动力。由于成绩突出,马骊2006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当选广东省妇女“十二大”代表、广东省女教职工2014年度风采人物。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马骊想得更多的是促进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工作虽苦,压力虽大,个人和家庭的代价也不小,但她从没想过任何回报,只是出于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对国家科研事业的应有责任,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的庄严承诺。每当看到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一项项研究成果投入应用,她感到的是无比的快乐和欣慰。
曾几何时,我们庄重地举起右手宣誓,从那一刻开始,心里便多了一份神圣的承诺,肩上便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为了这份承诺和责任,马骊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用青春梦编织中国梦,以强烈的爱岗敬业、专注的执著奉献,为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