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南方医科大学“绿色方舟”普法宣传队10名同学奔赴乐昌市下西村,开展了以“凝聚青年力量,共建文明新城”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城市乡村生态环保”与“人文关怀”两个主题,关注农村环保问题,结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了环保知识宣传、环保调研、环保经验推广等实践服务,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7月27日早上九点,实践团队来到下西村。他们兵分两路,对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垃圾处理进行入户式问卷调查。
住村委会附近的刘爷爷今年已经65岁了,儿女都在外打工,如今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刘爷爷告诉队员们,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在住所附近修建了化粪池,化粪池堆积的有机肥则被施在农田里,滋养农田。农作物的秸秆也从以前的焚烧改为及时回填田里,作为肥料,减少污染。去年村民集资也铺设了自来水管道,饮水也比较安全。对于农田里化肥农药的使用,若农作物不使用化肥农药,那么就会导致相应减产,近几年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也引起了农民的重视,尽量使用毒素污染更小的农药。
实践队员们在进行问卷调研的同时也向农户们普及了化肥农药的使用知识和一些生活常识。他们建议村民们多使用有机肥而不是化肥,这样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升;生活垃圾最好进行分类,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送到回收站处理;尽量不要焚烧垃圾,会对大气产生污染。队员们也向村民宣传了环保的重要性。
经过调研,队员们走访了下西村30余家农户,对下西村的环保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调研,收集到了第一手的资料。调研结果将在日后汇总成调查报告,反馈给当地政府。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环境的改善需要从小事做起,从小地方做起。南方医科大学“绿色方舟”暑期“三下乡”团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帮助下西村更好的优化生态环境,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