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引航工程动态

ARTICLE

返回>

【优秀教师】王昊飞:对生命的敬畏!

时间:2015-09-21 11:40:21来源:第一临床医学院

        人物简介:王昊飞,第一临床医学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讲师,医学博士。
        任教十五年,作为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临床老师,他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每一位医学生都要具有一种态度和品质,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医生的两个特质


        谈起从医近20年的感受,王昊飞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医生是什么?他说几乎每一届的见习医生带教课上他都会向同学们提出这个问题,也几乎没有一个同学能够完美的回答出这个问题。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医生就像是情报官和牧师的结合体,之所以像一个情报工作者,是因为医生的工作就是需要通过语言的交流、各种感官的查觉及特殊仪器和手段的探查收集大量的病人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结论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仅是如此还不够,医生还要像是一个牧师,要主动关注病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问题,医生的眼中不能只有病患的身体结构和脏器,更重要的是要给予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关爱和抚慰。
        王昊飞认为,在目前的医学教育当中,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书本或口头上的理论和口号都无法让学生理解和学会怎样才是真正对病患的抚慰。“平等和尊重是做到人文关怀的根本!”王昊飞说,“只有做到在内心深处真正对患者人格平等的认同,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他是官员、律师还是农民,才能在行为上真正体现出尊重,患者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抚慰,否则一切都是虚伪而经不住考验的。”为了加深医学生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医生的这两个特质也被他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教学当中,在所有的临床带教课当中,他总是先诱导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在与病人的交流中去感受和印证,这令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老师的信条——谨言、慎行、正直、认真


        谈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王昊飞讲起他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之所以立志当一名外科医生,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年上大学时一位老前辈的一句话。当时他们在上外科手术学课程,有一次操作课是进行实验动物静脉切开置管手术的练习,当血管切开后血流不止,同学们一片手忙脚乱,这时外科老前辈孙大成教授过来巡查,孙教授一向以教学严谨著称,同学们更加慌张,几次置管均未成功,孙教授指着在旁观看的王昊飞说:“你来!”王昊飞硬着头皮去操作,运气不错,一次成功,然后干净利索的固定好。这时,孙教授说了一句话:“这就是当外科医生的料!”“就是孙教授的这句话,让我认定自己一定要当一名外科医生。”回忆起当年的往事,王昊飞感慨万分,他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有时一句话会改变他一生的方向,所以做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不能太随意,因为那里面有着对学生的责任。
        说起老师的责任,王昊飞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如何做事。王昊飞的导师是王武军教授,他说导师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超,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对他影响更大的不是专业知识上的收获,而是为人处事的原则。“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王昊飞说这是自己导师的做人原则,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他也希望以此影响自己的学生。


对生命的敬畏


      “从医近二十年,深感生命科学之责任重大,在生命面前,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最怕见到的就是生命在我面前慢慢消失的那一幕!所以,当我走上讲台时,每每都能感受到肩上的重担,不是担心讲课效果,不是担心同学们的成绩,而是因为对生命的敬畏!”
        这是王昊飞的教学感言,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分量十足的沉重。“必须要让医学生们知道和懂得这份沉重,他们未来的肩上承载的是生命的重量,他们应该具备这种理念和品质。”王昊飞说,对生命的敬畏有两层含义,“敬”指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要对得起病患的“以命相托”,要用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去迎接每一个挑战,用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病人;“畏”指的是对生命科学的一种态度,医生永远不应自以为是或自得意满,在生命科学面前,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无知,还有太多的疑惑和不解等待我们的探索和思考,生命科学的未知领域应该是所有科学领域中最为广阔和深邃的,它几乎包含和涉及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学科:天文、地理、化学、数学、物理、哲学等等,它既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顶层的。
        王昊飞说:“真相也许永远也无法获得,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这需要一代一代的医学生——未来的医生和生命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努力,抱着对生命的敬畏,奔跑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吧!

1王昊飞.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