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irginia教授的讲座之前,我曾对未来一年的留学生活有美好得不切实际的幻想:学习、结识万里之外的小伙伴愉快地一起玩耍、假期背起行囊坐火车游遍欧洲……一切都那么轻松简单。但听完讲座才发现,留学生活其实是一门需要好好思考的功课,中间的小测可能还会拿到低分,有不会做的题,学得意兴阑珊时或许还会有放弃的念头。Virginia教授的一席话就像是一杯冷水,浇醒我过热的头脑,让我能够对未来一年的留学生活做出更清醒理性的准备。
首先是关于礼仪。许多中国人知道西方人见面有亲吻礼,但很少人知道亲吻礼的顺序应该是从右到左;东方人初次见面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示礼貌,西方人喜欢亲近的距离以示热情等等。熟悉这些约定俗成的礼仪对将来工作学习交友有很大的帮助。体验不同地域的礼仪非常有趣,比如亲吻礼会贴面,做口译的时候有次客户是个胡子拉渣的意大利大叔,特别热情,上来就用胡子蹭我的脸,还能闻到对方身上好闻的香水味;有段时间我的外教是个50多岁的澳大利亚老头,很和蔼亲切,每次去地铁站接他他都会给我个大大的熊抱。起初对这些感到不习惯不知如何回应,但熟悉之后常常体会到西方礼仪的热情和不拘小节,让人见面之后能顺利地展开一段愉快的谈话。
意识到中国人和西方人左右脑发达程度不同也是应对文化差异重要的一环。中国人右脑思维比较典型,思考总是概括性的,直觉思维主导,逻辑性较弱;西方人则是左脑思维,首先注意细节,演绎法思考,逻辑性强。跟外国友人聊天的时候如果由此及彼地说,将抽象事物具体化,或许更能让别人了解你所想表达的东西,掌握这样的思维模式也能在将来的课堂讨论上更好地融入,让大家听到你的声音。
另外还有许多细节,例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组图,例如原来不同国家的人心目中都有一副不同的“世界地图”,唯一不变的就是自己的国家一定是世界的中心,这样的现象让人心照不宣忍俊不禁,同时又引人深思:要有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认为自己的民族样样优越于别人,而是为自己的民族自豪的同时也发自内心地欣赏别国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丰富自我的同时包容多样,understand、respect and support,国际化是一个更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留学生活将不可避免地面临cultural shock,在两种文化的磨合阶段会有沮丧、抑郁、受挫、尴尬等等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可能会十分想家特别委屈,但是应对文化差异是一个过程,种种挫败感也是必不可少的经历,但是当冲过去这段时期之后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另一种原本陌生的文化会成为你熟悉的文化,另一种原本生硬的沟通会变得得心应手,自己仿佛脱胎换骨,体验到了另一种人生,这样的经历想想就觉得,好棒!
这次讲座让我对留学生活做了更充分的心理准备,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无论前方荆棘满布或狂风暴雨,我将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2014级MS学生 李雪莹
本科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