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20240401南方杂志】任映红/温敏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24-04-03    点击量:

41日,我院任映红教授研究生温敏丹在《南方杂志》发表理论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选择》,原文如下: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月25日上午,2024深圳国际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启动仪式暨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举行。南方日报/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和抓手,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何谓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需要从“新”和“质”两个维度出发。

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了技术新突破、要素新构成、产业新升级的有机统一。新技术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内核来实现革命性技术突破,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注重的是科技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新型要素数据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类型,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和物质生产力的创新;新业态注重以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向更具前瞻性、先导性,数字化、绿色化的产业转化,在更大范围和力度上实现产业变革。

相比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旨在推动生产力质的跃迁,新质生产力的“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质变,是生产力从量变向质变的跨越,追求的是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能。当革命性技术实现突破,必然会引起生产力的质变,从而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催生新质生产力。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质优”的生产力,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契合了新发展理念要求,走出的也是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可以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方向和基本遵循。

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活水,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重大科技创新,将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因此,要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做优营商环境,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也可以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另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人才、资金、技术,来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加快释放。因此,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行数字赋能、推进法治护航、推动政策保障,将有力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科技创新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因此,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会贯通,使三者有机融合、相互贯通、协同推进,形成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路径,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生产要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此外,还要进一步清除制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障碍,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广泛吸收人类文明创新成果,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使其真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实现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若没有现代化的产业,科技创新的效力将难以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因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要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要通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缩减传统产业劣势面、巩固传统产业优势面。要通过加快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方向,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由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转型升级而催生,由掌握新技术并具备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劳动者、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等组成的新劳动资料、多要素聚合的新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而成,本质上就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科技创新深刻改变生产力基本要素,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进一步完善新型生产关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唯有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

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整治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市场由“大”变“强”,实现经济发展“质”的跃升。

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是社会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劳动的能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力量。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没有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能够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就无法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育才引才、留才用才,为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同时要强化战略科学家的梯队建设,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队伍;凭借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先天优势,加快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要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度保障是新质生产力实现的重要力量。深化制度改革是新质生产力成长的沃土,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支持。政府的支持政策、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市场准入的便利化等,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还要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纳入法治轨道,通过法治手段确保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本文责编/李育蒙


原文链接:https://www.nfzz.net.cn/node_d7d37f0cfd/ec592f2af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