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人的坟墓才是神的发祥地,若世上没有死这一回事,那亦没有宗教。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
一、佛教生死观
“一切万法由心而起” ——《大正藏》
佛教的根本任务和终极旨向就是解脱生死。解脱即涅槃,它是从此岸的烦恼指向彼岸的自由。因此,如何从烦恼走向自由,就成为佛教解脱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就佛教思想而言,即生死轮回,指无明烦恼而继续在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六道中不断的轮回,即依业而于天、人、修罗、恶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交替、周而复始、轮回无穷。对人而言,无明是值人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超越智慧,处于黑暗中的茫然状态。由于生死无尽,以海为喻,即为生死海。生死是烦恼的世界,所以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的彼岸,得到最终的解脱。因此,与生死相对应的即为、“涅槃”、“解脱”、“菩提”。
就佛教的思想而言,之所以不断生死轮回,皆因众生恶业之因的三毒,即贪、嗔、痴,受诸烦恼,不得解脱,沦入生死轮回,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如如观佛三昧海经卷六:“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云:“贪欲、嗔恚及以愚痴,皆悉缘我根本而生。又此三毒,是诸苦因,犹如种子能生于芽,众生以是轮回三有”。佛教主张在业报之前,众生平等,此世的善恶之业,必产生相应的果报,这也解答了终生不平等的原因。若要永离六道轮回,彻底断除苦报,必先除三毒,破我执。
对于佛教对于生死观的阐释中,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概念,我国著名学者熊十力对业进行了诠释,“业有二义:一者造作义。于五蕴中,别名曰行,所谓行蕴是也。于心所法中,别名为思,至下全知。二者用义。必有业用。如三十论说心所中,首作意云。作意者,谓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业有三大类,即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就是由身体行为所做的业;口业就是由语言行为所做的业;意业就是念头;身、口之所造业都是随着念头而造是业,念善则造善业,念恶则造恶业。身三恶业是杀生、偷盗、淫欲,此三业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口四恶业,即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四业不但是生死轮回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意三恶业,即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无量无边之烦恼根源和三恶道的直接业源,也是致人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灾、火灾、风灾的直接原因。业有三报,现报、生报与后报。现报,此身受。生报,次身报。后报,二生、三生、千万生报。如此因果循环,永不终止。正如《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佛教对人生痛苦的体悟比其他宗教更深刻,根本原因在于,其不把痛苦的根源归于某种外在的超人格力量的惩罚,而是归咎于人自身,归于生命的本身。正如《华严经》: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因此,佛教认为超越人生痛苦的途径也就在于返回自身。佛教向众生昭示:超越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就在于意识到痛苦之源在于自身,在于自身的种种贪欲,尤其是不死的贪欲。由此,心是人生死解脱的关键。
以佛教思想来看,心是一切现象、事物的本体、基础。如《大正藏》:“三界无别法,唯一是心作”,“一切万法由心而起”。世界的相状、色彩等等属性都是心所赋予,心是万物的本质,是一切价值包括涅槃、般若、佛性等的最高载体,是一切价值的价值主体。就佛教而言,一切皆心。佛教之心往往是众生之心,即一切有情生命之心。佛教将一切生命体称之为有情,而将其他存在称之为无情。众生就是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的一切生命体。佛教关于心的思想集中于《心经》,《心经》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被认为般若经类的提要。《心经》全文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以空性智慧觉悟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从而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
你知道吗?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多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菠萝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文献来源: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
佛教对心的研究在求真和成圣两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索。“心能凡夫,心能圣贤,心能天堂,心能地狱”,这就是说,无论是在人道做人享福,还是下地狱受难,或流转生死,成佛成圣,都是由心的状态而定。因此要超凡入圣,就必须如智者而言(天台宗创始人)所言,做到“制心一处”,将心调到最佳状态,保持不放。但众生都有漏心,如欲漏、有漏、无明漏,怎能超凡入圣。但是,在智者看来,制心一处,让心安顿于最佳状态虽非易事,但也绝非做不到。佛教认为有凡夫低层的有漏之识升华而成的无漏之智。有漏与无漏,凡夫与至圣,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转化的。当转谜为悟。转识为智、转有漏为无漏、转无常为常时,结果就是超凡入圣。就此意义上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贪嗔痴慢疑是道。因此,静心、制心,“一切万法由心而起”,自觉地泯灭生命的一切世俗贪欲,斩断生死轮回之流,就能飞升到涅槃境界。涅槃本意为寂灭、灭度,是对生、死、病、老等诸苦及其根源的烦恼的断灭,也是佛教修证的最高境界。在涅槃境界中,人彻底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不生不灭中,使生命更圆满自在。
二、道教生死观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从中国本土文化发展起来的。道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的东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及后来的唐宋时期,才逐渐有了自己的统一经典著作和统一的教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影响深远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民族宗教。到明清时期,道教开始走向衰落,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与佛教不同,道教的终极目标是以超越死亡为唯一内容。道教的超越是对死亡结局的否定。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相信肉体可以不死并加以认真实践的,大概就只有道教了。道教的根本宗旨是以现世生命延续来超越生死的局限,来达到虚幻的神仙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如《抱朴子内篇・至理》:“河南密县,有卜成者,学道经久,乃与家人辞去,其始步稍高,遂入云中不复见。此所谓举形轻飞,白日升天,仙之上者也。”道教相信神仙的存在,人人都可以通过现世的修炼达到肉体的长生不死并得道成仙。这个崇尚自然的宗教,极其推崇个人后天的努力修炼。顺之则死,逆之则亡。
道教长生不死的永恒追求吸收和整合了古代各种信仰和秦汉时期流行的许多其他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一是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原始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相信万物有灵,相信灵魂不死,相信鬼神的存在。由于对自然、鬼神的极其崇拜,产生了所谓的天神、天命之说,凡是在方法上喜欢用巫术之类的方式解决。这些实行巫术的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道士。相信灵魂不死和鬼神则直接被道教吸收变成人的长生不死、相信神仙的存在。二是道家学说。道教吸收了道家崇尚自然、崇尚归根反元的传统,从而成为极度重视自然生命的宗教。道教还对道家的“气”极为重视,在道教的修炼中,十分重视“气”的运用和追求,“气”实际上成为道教内修成仙的方法中重要的对象。老子强调长生、养生之道,这也被道教所吸收。庄子的“神人”、“真人”理想,也成为道教长生不死的神仙蓝本,是道教练气、炼丹的基本动力。三是古代的神仙方术及医学、养生学的影响。得到成仙是道教的主要信仰。神仙方术被道教吸收后成为治国救人、追求长生不死的重要方法。加之古代医学、养生学的延年益寿之法,道教逐渐形成了内外双修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四是儒家学说及谶纬神学。道教的重要经典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及谶纬神学的色彩。它假托神人携带神秘的“太平之气”下降人世,“去乱世,致太平”,达到天下太平。显然,这是借用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宣扬治国之道。
道教追求长身不死、羽化登仙,其对不朽的执着追求精神值得人们深思。在道教超越死亡的追求中,蕴含着主体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对于人们看待死亡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笑看生命、否定死亡、超越死亡。或许在炼丹、行气过程中,人们就已经将死亡抛诸脑后了。而融入自然,超然外物,怀抱归复之梦,也是人生一大难得的精神境界。
三、基督教生死观
“死而复活”
公元1世纪,基督教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在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所创立,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和许多文化传统,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它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而犯了罪,并在罪中悲苦受死,只有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借助耶稣基督,才能获救。耶稣降生并牺牲自己,救赎人类,标志着上帝与人类重立新约,带来上帝救世的福音,宣告旧约时代的结束。耶稣在宣道过程中招收12个使徒,以十字架上的牺牲,为世人赎罪。耶稣死后3天复活,复活后第40天升天,于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开启了持续到今日的辉煌与发展。
按基督教的创世神话,人的死,是由于人类始祖的堕落激怒了上帝从而失掉了神性,死便是源于上帝的愤怒和失宠,死也是上帝对人的召唤或命令。基督教告诉人们死后只有两条路可走:升天堂或下地狱。天堂固然是美妙的,对于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给有着强烈不朽愿望而又在死亡现实前变得异常沮丧、绝望的人展示了一幅死后永生的无限前景,给予人类焦躁不安的心灵以极大的慰藉。天堂是不朽的,升入天堂的人可以永恒地享受极乐世界的幸福和快乐。同样地,地狱也是永恒的,它虽然可怕,但人并非注定都要下地狱。只要诚心诚意的赎罪,从善诫恶,人便有希望在死后获得永生的幸福。就此态度而言基督教的实质就是以现世的虔诚换取虚幻来世的永生,淡化现世死亡痛苦的悲惨,达到超越人生死亡的无尽烦恼。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只要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上帝的罪人,临终之际,都可以想象自己的死亡是被上帝召唤到身边接受永恒的快乐。
死而复活一直是基督教的重要主题,四大福音和保罗书信几乎都讲到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故事。据《马太福音》记载,耶稣自称是上帝之子、犹太人之王。他还预知自己的结局是被门徒犹大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三日后复活。基督教许诺的永生性是借由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来实现。耶稣的精神实质就是“爱”的精神。这种爱,自上而下,是上帝对所有人的爱怜;自下而上,是所有的人发自内心的对上帝的虔诚与笃信。这里的“所有的人”是指不分性别、民族、国家、宗教的人,全都是上帝的选民。因此,耶稣之爱,基督之爱就是“普世”之爱。正是这种普爱的关怀,使耶稣创立的基督教越过了犹太人的小圈子,打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
耶稣之死,可以说是为人类而死。当然,作为救世主并且是上帝之子,他能死而复活,这意味着其拥有不死的神性。其故事却昭示信众死亡、复活、永生,这就是超越死亡的现实道路。耶稣以自己的死晓谕众生,超越死亡是可以做到的。正如《新约》说,“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实际宣告人类战胜死亡不是凭自身的能力,而是接着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获得。实际上,耶稣许诺的复活、永生,并不意味着人的不死,恰恰相反,若不能死,就不能生。没有死,就无所谓复活。基督教关心的不是人的死和不死的问题,而是怎样去死才能经受住末日审判而复活的问题,这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
基督教所宣扬的复活轮,维护了教义的权威,提升了教会的社会地位,巩固了教会组织。对于信众而言,强化了信仰的重要性,晓谕了终生死后的基本出路,提供了实现永生的基本道路,对那些渴望不朽的云云众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