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不管是直面死亡还是回避死亡,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重视“生”的意义,在于重视和强调对生命实现过程的把握及精神追求。
一、近代欧洲哲学生死观
(一)笛卡尔:“我们的灵魂比身体更经久”
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一同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他进行“形而上学的沉思”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类生活”,帮助人的身体和灵魂“征服死亡”。他对医学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深信只要对人体有足够的知识,只要饮食得当,就可以延长人的寿命达几个世纪。哲学也可以延长寿命,因为哲学可以使人们树立起“我们的灵魂比身体更经久”的观念,从而使我们免于对死亡的恐惧,过上真正欢乐宁静的生活。笛卡尔认为人们的灵魂不死,它们在人们的身体消亡后依然完好无损,这是从身心二元论立场论证灵魂不死。
(二)斯宾诺莎:“人的心灵不可能绝对消灭”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他的死亡观念有着明显的唯物主义特征。他认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一个自由的人。自由的人认识到事物的必然性,就会征服自己的情感和恐惧,从而获得一种不思考死亡的能力。所以,“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他反对古代哲学家把哲学规定为对死亡的思考,尤其反对斯多葛派颂扬自杀的观点,而把哲学规定为对生的沉默。
(三)卢梭:“学习死亡说”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提出了老年人应当学习死亡的观点。他认为厌恶死亡、眷恋人生是人的天性,人年事越高越是眷恋生命。老人一生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这一生命,但在生命行将结束时却发现往日的努力全是白费,他们的事业、财产和毕生的劳动成果,在他们离开尘世时统统都得放弃。老年人学习死亡的秘诀有两条:一是要认识到死亡的绝对必然性,二是要有一个能够使心灵感到充实、圆满的精神寄托。只要我们不迷恋身外之物,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四)康德:“灵魂不死只有道德的确定性”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和集大成者。他认为灵魂不死虽然没有逻辑的确定性,但是具有道德的确定性。他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来世生活,但他这种坚定信念,“不是逻辑的而是道德的确定性。作为一个“理性哲学家”,康德虽然反对自杀,如“你劳动是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无聊则是人生最可怕的负担”,但还是提出了由人自己选择去死这样一个近代死亡哲学的重大命题。他在《实用人类学》中对自杀所作的分析,旨在颂扬对待死亡的自由态度和无畏的气概。康德在处理生与死关系时,其理论中心始终放在“生”这一层面上,放在如何使人生更为充实这一层面上,从而提出了“想得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久(哪怕是在你自己的想象中)”的著名命题。
(五)黑格尔:“死亡是意识之自然的肯定”
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死亡问题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亚历山大·科耶夫在他的《〈黑格尔著作选读〉导言》中甚至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或人类学归根到底是一种死亡哲学。”黑格尔认为,死亡就是精神同自身的和解,死亡的根据是个体性转化为普遍性的必然性;没有什么比死亡更能生动地表达“否定”和“虚无”的力量和涵义。所以,精神生活既然是充满否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死亡的生活。死亡是一种扬弃,不只具有否定意义,还具有肯定意义,是否定和肯定的统一。黑格尔还从它们对意识的肯定和否定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生死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生命是意识之自然的肯定,死亡是意识之自然的肯定”这一重要的死亡哲学命题。其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费尔巴哈:“死亡一开始就是生命所固有的”
费尔巴哈的死亡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说死亡是人的本性。他把死亡看作一种“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看作“属人地死去”,就是对不死不抱任何幻想,安安静静地死去。二是指出死亡的必然性或“死亡的因果的必然性”。在《死亡的韵诗》中,费尔巴哈指出“死亡一开始就是生命所固有的”。三是强调必须从人本学观点来理解不死信仰。人们如果不把生命设想成永恒的,明天一旦死亡,一切都将空空如也,就会因此失去一切生命欲。四是说应该充分地度过一生。所谓“充分”,既是指人应当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努力寻求不死;也是指人应当愉快地享受自己的人生,一言以敝之,就是“人应当做一切属于人应该做的事情”。
二、现代西方哲学生死观
(一)叔本华:“死亡并不触犯生命的意志”
叔本华是当代西方第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死亡问题的哲学家。他的整个死亡哲学都是建立在他的意志主义哲学体系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通过批判生存来肯定死亡,二是说哲学可以使人平静地对待死亡,三是说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四是说人是“在死亡中生活”。
叔本华通过批判生存来肯定死亡。他认为人生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一贯不幸的丑恶的状况,人的一生是挣扎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惟有死亡是令人愉快和向往的。叔本华认为安详就死和轻视死亡的人,往往都是领悟哲学之人和虔诚的宗教信徒。哲学和宗教确能给予人“平静面对死亡的力量”。人们虽然有死,但人们的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人们这样理解死亡,就可以“平静地面对死亡”了。在叔本华看来,个体必然有生有灭,死亡是人生的伴侣,人的个体存在就是“慢性的死”,就是“在死亡中生活”。叔本华的伦理学和死亡哲学,是要人们改造自己的今世生活,过上一种以禁欲、博爱为特征的今世生活。
(二)尼采:“生存就是不断从我们身上排除趋向死亡的东西”
尼采提出“超人”的生死观,超人是指创造者,能够欢乐地看待死亡,并且“死后方生”。尼采注重生命,极力张扬超人哲学,认为人应该热爱生命、赞美生命,保持积极向上的、不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生态度,他认为生存就是“一直不断地从我们身上排除任何会趋向死亡德东西”。尼采还强调死亡适时的“强力意志”,崇尚自愿的死亡、适时的死亡,主张人要死得适时。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到:有许多人死得太晚,而有些人又死得太早,人应该“要死得其时”。
(三)雅斯贝尔斯:“从事哲学即是学习死亡”
雅斯贝尔斯是存在主义奠基人之一,提出著名的“从事哲学即是学习死亡”的哲学命题。他认为在死亡、苦难、斗争和罪过这四种边缘处境中,“死亡”对于人的生存最为重要,只有死亡才是生存得以实现的条件。人们应据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们应该面对着死亡,从现在做起,不断地实现向世界、自我和彼岸的超越。
(四)海德格尔:“死亡就是此在的最本已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才说我们是“向死而得自由”的,通达了此在的死亡也就通达了此在的自由,“先行到死中去,看清楚丧失在常人之中的日常存在,不再沉陷于操劳和操持,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生存筹划种种生存的可能性,面对由畏敞开的威胁而确知它自己,因负重而激起热情,解脱了常人的幻想而更加实际,在向死存在中获得自由。”③此在存在的意义正是在对死亡的超越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即坦然接受自身有限性存在的命运,承担其自身生存的无限可能性,不断地超出自身,显示自身存在的无限可能。人是有死的存在,死亡作为有限的存在占据了人生的始终,与生一道构成了人生意义得以展开的境界。只有理解了死亡即生存的有限性,人生才能成为一项严肃的事业,人的生命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因为什么都可以重新来过,唯生命不能重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自我筹划,活出真实的自我是每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所必须考虑、必须面对的至关重要的命题。死亡的存在使人警醒,呼唤人们摆脱沉沦,本真地对自己有限的生命进行真正的设计和谋划,从无聊的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面向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真正意识到个体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去积极地实现它、体现它。简言之,只有真正地参透死亡的要义,如海德格尔所言“先行到死中去”,才能获得开启人生自由之门的钥匙,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
(五)萨特:“死亡是个偶然的事实”
萨特反对海德格尔把死亡生命化,断言死亡不是自为存在固有的可能性,而是一个偶然的事实,它不能从外面把意义赋于生命,人们的自由在原则上是独立于死亡的。他的《存在与虚无》的重心在虚无,在人及其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人的自由。他从人的主观性和自由的角度来看待死亡,在他看来,死亡具有两重性,死亡一方面是对人类生存过程的一个否定,另一方面死亡本身就依附于人的生存过程和生命系列并对其有着决定性意义。
萨特的死亡哲学从否定海德格尔关于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的定义开始,以肯定人的自由的绝对性告终。他的死亡哲学的重要功绩在于驱散了笼罩在海德格尔死亡哲学上面的悲观主义迷雾,抨击了海德格尔把死亡乃至整个物质世界物化和生命化的唯心主义意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死亡哲学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氛,因而在当今西方世界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但是,他也因此重蹈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割裂生死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覆辙,并且由于他把人的自由绝对化,把他的死亡哲学的结论放在他所谓“主观性原理”上面,因而最终也和海德格尔一样,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
(六)罗素:“摆脱死亡的恐惧”
罗素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主张摆脱死亡的恐惧,其途径在于破除宇宙目的论和人类中心论,认识到人类必然灭亡这样一个道理。人可以用科学技术来延长自己的生命,但无论如何人类不可能长生不死。罗素还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宗教的基础。人们往往会由于对死的恐惧而萌生对神的崇拜,从而沦为宗教势力的奴隶。此外,罗素批判了灵魂不死和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的观点,主张“把一些不朽的东西投入到我们的生存里去”,这样的人才会是“从死亡中走出来”的人。
(七)弗洛伊德:生本能和死本能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他指出,就生命而言,它的“最原始状态”就是无生命状态,因而凡是生命都内在地具有一种走向死亡的本能,即死本能。只要人们坚持“一切生物毫无例外地由于内部原因而归于死亡(即再次化为无机物)”这条真理的话,“那麽,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不过,死本能要受到生本能的制约,一个人在达到死亡的最终目标之前,其生活经历极为迂回曲折,这就是因为受到“自我保存的本能、自我肯定的本能以及主宰的本能”,即生本能制约的缘故。死本能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本能,生本能是派生的、第二位的本能,是协从和服务于死本能的本能,并且对死本能有着复杂的制约机能。因此,尽管人生的道路非常迂回曲折,则人最终还是必然要死亡的,死亡始终是“生命的必然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