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人的一生难免会遭遇悲伤失落的时候,如何有效的进行负性情绪的疏导和宣泄呢?
简易悲伤辅导原则与方法
(一)简易悲伤辅导原则
1.协助生者承认失落 即使逝者是预期死亡,但死亡消息的不真实感仍存在。所以,第一个任务就是承认丧亲的事实---其人已逝并不再复生,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失落引起的情绪冲击。鼓励生者谈论丧亲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咨询师可通过询问逝者死亡地点、时间、过程,消息的告知者、被告知死亡消息时的反应、丧葬事宜等谈论有关死亡的种种情境。
2.帮助生者界定并体验情感 大部分悲伤经历中的感受都是令人不安的,会带来痛苦和不快,人们往往不能直面这些感觉或不深入体会这些感受,因而不能有效地处理悲伤。许多当事人求助是为了摆脱痛苦,以寻求立即的解脱。但这是不现实的。辅导者应重点协助当事人处理愤怒、愧疚、焦虑、无助和孤单等感觉。除了鼓励激烈情绪的表达,还要去同理情感。界定焦点和达到平衡同样重要,处理悲哀的同时要察觉失落了什么,适当且有效地确定愤怒的对象,评估并解决愧疚感,以及检验并处理焦虑。
3.帮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活下去 这个原则是指通过提高当事人在没有逝者陪伴下的生活能力及增强独立能力来协助其适应失落。辅导者可运用问题解决方式达到这一目的,即了解当事人正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如帮助丧偶女性承担起亡夫以前担任的家庭决策者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切勿鼓动新近丧亲者做出任何改变生活的重大决定,如马上变卖财产、改行、换工作或领养小孩等。因为悲伤时间容易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并且易导致适应不良。
4.寻求失落的意义 某些失落导致了自我价值感的改变和自我效能感的下降。悲伤辅导的目标之一是协助、催化生者在逝者的死亡中寻求意义。最佳的途径是协助生者察觉到某些事务还在自己的掌控中,从而重新建立起自我掌控感。
5.将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 借着促进感情的转移,悲伤辅导者可协助生者为逝去的所爱寻找生命中的一个新处所,允许生者发展新关系并且继续活下去。有些人对建立新关系很迟疑,因为他们认为逝者在其生命中的地位无人可取代,并且此种做法也是对逝者的不敬。辅导者可以提醒他们:尽管如此,但建立新关系以填补空缺并没有错。但需要注意时机与过程,丧亲后立即建立新的关系影响了了失落体验的深度和强度,而这却是完成悲伤适应所必须经历的。并且,生者也必须能真正认识并欣赏新的对象,新的关系才能完成。
6.给予充分的时间去悲伤 悲伤需要时间,这是一个丧亲后的适应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丧亲后3个月,第一次周年祭日是悲伤过程中最艰难的两个时刻,咨询师需在这些时间接触当事人,给予其支持与指导。
7.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 很多生者在失落后会出现快发疯的感觉,这与日常的生活体验不同。其实这种感觉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对于第一次经历重大失落的人。若了解正常的悲伤反应,咨询师便能给个案提供相当的保证。
8.允许个别差异 悲伤行为反应具有个体独特性,情感反应的强度、受伤害的程度以及经历痛苦的失落情绪的时间长短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咨询师可以对期待每个人都以同样方式哀悼的家庭阐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
9.检查防卫及调试形态 协助生者识别因失落而更加强化的特定防御和应对方式。积极的情绪因应能预测良好的适应行为,如幽默、正向定义困境、适当的情绪调节技巧及接受社会支持的能力。逃避式的情绪因应则预测不良的适应,如指责、转移、否认、社会退缩及物质滥用等。拒绝正视逝者头像或保留与逝者有关的物品,都可能是一种消极的因应模式的体现。咨询师可以明确指出这些因应方式,并协助生者评估其有效性,共同探讨更有效的应对途径。
10.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 虽然大部分人能顺利度过哀伤期,但有10%-15%的丧亲者会持续痛苦,并且发展出一些困难的哀悼模式,如长期的或延宕的悲伤反应。悲伤辅导者能识别出失落和悲伤引发的异常行为,并了解自己的限制,及时转介给专业人员做心理治疗。
(二)有效的技巧
1. 唤起 可使用强硬的字眼以唤醒感觉。如使用“你的儿子死了”来代替“你失去了儿子”。强硬的字眼可促使人们直面失落的现实,并且引发一些需要被触及的痛苦感觉。
2. 使用象征 辅导时,让哀悼者携带逝者的相片、信件、录影资料、衣服及珠宝等,不仅可以让辅导者对逝者有更清晰的了解,还能拉近与逝者的距离。可以有具体的关注点来与逝者对话,而不只是仅仅谈论逝者。
3. 书写 让生者写信给逝者以表达对他的想法或感觉,以此帮助他们处理未竟之事。把失落事件的经历转化成语言,建构一个一致的叙事,整合想法和感受,有时能产生一种得到解决的感觉,也能减轻负面感受。悲伤经验札记或写诗也能促进情感的表达,且为失落经验赋予个别意义。
4. 绘画 相对于谈话,绘画较不易引起防卫性的扭曲。绘画能反映个体对逝者的感觉和经历,能起到以下的作用:有助于催化感觉,反映当事人没有察觉到的冲突,强化对失落的感知,确认悲伤的阶段。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丧失父母的小孩起效。角色扮演、
5.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于处理悲伤适应的第三项任务(适应没有逝者的世界)特别有用。辅导者可以参与角色扮演或当催化员,或为当事人示范可能的行为。
6. 认知重建 这个技巧所蕴含的假设是:我们的想法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尤其是那些不断涌现在心头却隐伏的思想和内言。借着指认这些想法,并且检验其在现实中的正确性或过度类化的程度,辅导者可帮助当事人减少非理性想法而引起的烦躁不安的情绪。
7. 回忆录 这个活动可以让全家人一起参与,制作一个有关逝者的回忆录,可协助家人追忆,并能哀悼逝者最真实的形象。这个记录包括家庭故事、照片和相关的记事,及家人(包括小孩)所写的诗或绘画。除此之外,小孩日后翻阅起这本回忆录,还能再次将失落纳入他们的成长史中。
8. 引导想象 协助当事人闭眼想象或睁眼想象逝者坐在空椅子上,然后鼓励其说出想对逝者说的话—这是一种很有力的技巧。它的力量并非来自想象,而是来自当下的存在感。在那一刻,当事人与逝者对话,而与单方面讨论逝者有所不同。
9. 运用譬喻 当当事人不能直面与死亡相关的感觉时,可以使用比喻来降低其对丧亲痛苦的抗拒。最终目的是为了鼓励生者充分表达有关失落的思绪和感受,包括后悔和失望,以处理悲伤的痛苦。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外,倾听、同理心、支持、陪伴、表达真诚的关切、不评断其悲伤反应、接纳与肯定其情绪表露、不主导做决定、不主动给予建议、分享、鼓励在深层次上的意义探寻等同样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宋岳涛,刘运湖.临终关怀与舒缓治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
[2] World Health Organize, Global Atlas of Palliative Care at the End of Life.2014.
[3] 钟爱芳, 骆宏. 复杂性哀伤的国外研究现状[J]. 上海精神医学, 2009, 21(6):364-366.
[4] J. William Worden. The Grief recovery handbook [M],李开敏,林方皓,张玉仕,葛书伦,译,中国台湾:心理出版社,2011:1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