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博士研究生杨周连续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时间:2022-08-23 热度:

       近日,我系2021级博士研究生杨周在环境领域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SCI分区小类1区,IF=11.072)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impacts of PM2.5 and humidity on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182 Chinese cities: A nationwide time-series study”的独立一作研究论文,导师欧春泉教授、广州医科大学杨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


       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大气污染成因和治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杨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统计学为“桥梁”,在导师指导下广泛开展跨学科、跨部门合作,整合多源数据,通过大数据统计建模为相关问题从全国层面提出强有力的证据。
       针对我国大气能见度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国182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数据,借鉴环境流行病学经典分析流程,使用结合非线性平滑函数的广义线性模型和多元随机Meta分析的两阶段研究策略,首次从全国层面评估了PM2.5和相对湿度对我国能见度的非线性影响,并使用交互效应分析探索二者的联合作用。最后基于各城市PM2.5和相对湿度效应的最优无偏估计,从公共卫生角度分别量化他们各自对我国能见度的影响,发现PM2.5和相对湿度分别在我国造成9.75 km 和7.23 km的日均能见度损失。特别发现,在空气污染程度相对较轻的南方地区,PM2.5造成的能见度损失与北方地区相当,这与PM2.5量效关系以及该地区的潮湿环境有关。因此,尽管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已卓有成效,仍有必要继续大力推进相关防治政策,尤其是在湿度水平较高地区,以期进一步提高大气能见度,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蓝天。

                                  图. 我国大陆地区PM2.5和相对湿度分别造成的日均能见度损失

       该研究论文是杨周在硕博连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第三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专业一区高水平论文。此前于2021年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13.352)发表了题为“Hourly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nd mortality in 31 major Chinese cities: Effect modification by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season and temperature zon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流行病学角度,使用严谨的统计分析量化了温度变异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评估了温度变化在我国造成的死亡负担。在气候变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该研究成果可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及相关公共卫生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同年杨周也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期刊发表了题为“Nonlinear and lagged meteorological effects on daily levels of ambient PM2.5 and O3: Evidence from 284 Chinese cit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揭示了各种气象因子对我国两大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和O3的滞后非线性影响。针对当前我国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的热点问题,从气象的角度提出了潜在的治理方向。两篇文章的第一通讯作者均为欧春泉教授。
       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大力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生物统计方法和应用研究并驾齐驱,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欢迎志同道合的青年学者和学生加入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