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杜青芸,荣获学校第五届中青年教师本科课程教学竞赛双语组一等奖。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已有两年时间。曾在德国留学期间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习与实践活动。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发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四度春风话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执教至今,风风雨雨坎坷挫折,从初出茅庐到独挡一面,从不知所措到侃侃而谈,杜青云在一次次的教学中不断成长。她的课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也不同于填鸭式的教学,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提出许多天马行空的问题,而不仅仅专注于课本知识。她说:“我会在上课之前看很多书,然后按照我的理解整理出一个逻辑系统,希望在课堂让同学更系统的了解知识,也学会反思。”
片言之赐,皆我师也。初为人师,杜青云心胸开阔,虚心纳谏,鼓励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我喜欢有讨论,冲突也没关系,对事不对人,只要不模糊事和人的界限便好。”就在这样一次次的往复学习中,杜青云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完善教学方式,深得同学喜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更好的学习心理学,杜青云曾不远万里奔赴德国,进行深造。德国具有悠久的心理学研究传统,是现代心理学的发源地。她对德国的印象颇深,她曾说过:“德国是一个严肃的国家,心理学的体系尤其是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跟系统很严谨,心理服务比中国成熟,评价体系也很好。”
在德国,儿童每年都会进行心理体检,德国和美国一样已将心理咨询列入医保体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高层次的保障。在德国留学于她而言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在德国,我的老师没有特别的技巧,也不会为了吸引学生就把ppt加入教学,虽然有时课堂会略显枯燥,但德国学术研究的氛围十分浓厚,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进行团队心理研究时,看到了导师和同学们对心理学的热爱,从而更加一心向学,刻苦钻研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杜青云对教学有着执着的追求,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也有着坚定的追求。她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说要对人宽容,与人为善。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何必用条条框框把自己圈起来,但是要善良。善良便是她做人的首要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