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助航

ARTICLE

返回>

学霸导师传经验:杏林学习交流研讨会

时间:2016-05-03 12:34:14来源:中医药学院

        4月28日,中医药学院优良学风养成月系列活动之“杏林学习交流研讨会”在校本部图书馆展开。第一期邀请了来自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三位学生导师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
交流研讨会的三位“学霸”导师详细介绍了他们各自的学习方法:
 

        联想记忆法--陈广鸿
        陈广鸿分享了他做笔记及联想记忆的方法。“首先作出一个大致的知识框架,再在框架里填充详细的知识点”,陈广鸿强调不要单纯记忆,要多运用想象力,前者容易忘记,后者在大脑里再加工过一遍比较容易记牢。例如多药联合编记法在记忆枯燥、乏味、难记的生理学的机制、药名等时就显得特别有效,“安坦氯沙坦平坦对应震颤降血压祛痰,房性心律失常常用药的异搏定、心得安、倍他乐克、地高辛、ATP对应成背他异常地心安”,合理利用谐音、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的手段进行编记。他说“人体大脑是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当我们把枯燥的知识加工为有趣、简练的替代知识点时,大脑会相对于记前者记得更牢。”
 

        漫画笔记法--梁小珊 
        梁小珊亮出自称“童话”的笔记——漫画与医学笔记的完美融合,利用色彩、图画,将繁琐复杂的医学知识串联得有条有理。她解释说这样的笔记能够增强形象记忆,化枯燥的笔记为活泼的画作,使得我们真正能把学习当作享受的事情,而不是逼迫着完成生硬的任务。另外,为鼓励同学们逐渐形成临床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还分享了她初涉“行医”的案例——在诊断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写了张中药药方,并询问任课老师得到“可用”的肯定答复后建议病人服用,后证实小珊同学的药方有效地缓解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痛到不能下床的症状。
 

        注重理解的学习方法--招文婷
        相比前两位导师,招文婷的方法比较贴近大众,“利用课前十分钟浏览课本,在课本上标记重点内容,对于模糊的概念及时弄清楚”。比如对于内科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在脑海里模拟病人就诊时会有的临床表现、我们会给出怎样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并与其它疾病的鉴别等等。她的记忆方法为理解性记忆,就是不断把知识点内化,做笔记时多利用思维导图法,也不要局限于某一章节,尽量建立一个多方面、多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英语的学习,她建议大家要多积累医学名词,掌握基本的医学词汇,平时多积累,注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还提到在学习之余更要注重健康生活,保持心情愉悦。
 

        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学霸们怎样能每天做完那么多事?”“怎么提高对中医的兴趣?”“上课听不懂怎么办?”“上课犯困怎么办?”等问题,导师们都一一进行了解答,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劳逸结合,学习时保持高度专心以提高效率,用娱乐式的心态去学习,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方式。
        本次交流研讨会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一致赞赏。有参与的同学感慨道:“膜拜!学霸的世界原来是这种感觉。”更有同学大有所思:“这次‘华山论剑’可谓大开眼界,收获匪浅,各大高手倾囊相授,不得不为之心折,良师益友,尽在眼前”。
        杏林学习交流研讨会旨在促进中医药师生对医学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的沟通和互相学习,形成互帮互助、师生交流的优良学风。每周一次的研讨会还会继续进行,并将不定期地邀请老师、学生进行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