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物证学》《法医病理学》两门课程成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示名单。至此,我校法医学专业已有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门、线下课程1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标志着我校法医学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法医物证学》课程由国家级杰青朱波峰教授领衔,依托“法医物证鉴识研究”、“法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医现场生物物证鉴识联合实验室”和“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四个省级教学平台和广州市法医多组学精准鉴识重点实验室,践行科研反哺教学、创新驱动发展的教育理念,重构法医学人才能力图谱,着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工匠精神。课程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将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的前沿知识及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实行杰青教授导师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开展创新实践课堂,指导学生参与大创挑战杯等科研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省级教学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模拟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跨学科知识整合以及高校与公安机关双师型教师联合授课,训练学生综合思维,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经典的主干二级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课程负责人乔东访教授的带领下,教师团队一直坚持探索“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横向融汇,纵向贯通,德法兼修,能力跃升”的法医病理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依托 “法医病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平台,法医病理学为核心,实施了多门课程横向整合,创新性开设了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法医病理学前置导学”“探究式案例教学平台”“整合式实验教学”“平行案例教学”等手段,创新性采取培养过程全覆盖的多维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通过构建法医病理执业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打破法医职业伦理困境,培养学生理解法医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彰显法医的使命,同时具有敢于捍卫公平正义的勇气与担当,卓力培养“有温度”的法医。

下一步,学将以《法医物证学》、《法医病理学》为示范,持续推进“国家级一流课程群”建设,深化法医学“5+X”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和法治中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