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雅婷,女,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现任安徽医科大学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导语
从珠江之畔的实验室到江淮大地的三尺讲台,从破解疑难生物检材的科研尖兵到培育新一代法医人才的青年教师,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博士毕业生方雅婷用三年光阴,在法医物证领域刻下双重印记——她以科技之刃揭开真相的面纱,以师者之心点亮未来的星火。如今,身为安徽医科大学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的他,正将“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信念薪火相传。
科研攻坚:构筑法庭科学创新体系
师从我国著名法医学专家朱波峰教授,方雅婷始终以解决司法实践痛点为导向,在法医物证领域开辟特色研究路径。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她围绕混合斑鉴定这一实践难题展开系统性攻关,构建起涵盖生物信息学、群体遗传学的跨学科研究框架。在安徽省高校科研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她致力于建立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的区域性基因数据库,填补江淮地区法医遗传数据空白。作为安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创始团队成员,她牵头设计的“智能法证联合实验室”集成DNA测序、法医表观遗传、痕量法医物证检测等技术平台,为学科长远发展夯实硬件基础。
三尺讲台:铸就法医人才的摇篮
作为安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建设的核心骨干,方雅婷以“科研教学双轮驱动”的理念深耕育人一线。入职以来,她承担《法医学概论》、《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等五门核心课程建设,针对新办专业特点创新开发“学科交叉工作坊”,邀请公安法医鉴定专家联合授课,将刑事侦查实务引入法医学、病理学教学,使抽象的法医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技能。为破解教学资源短缺难题,她主导构建覆盖DNA鉴定全流程的标准化教学案例库,获2023年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竞赛一等奖。2024年,其主讲的《法医学概论》以“法医学伦理-司法规范-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设计,连续斩获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创新大赛和“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双料冠军。
师道传承:在基因图谱中书写育人诗篇
“但行前程,莫问归路”——这句镌刻在方雅婷办公桌上的格言,诠释着这位青年学者的双重使命。她将实验室化作第二课堂,指导法医学本科生和临床“5+3”一体化专业本科生参与国家基金课题的实验与数据处理,并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开辟课题,指导实验设计。在法医人类学课程中嵌入伦理学专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在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她如此寄语学子:“我们手中试管承载的不仅是生物检材,更是无数家庭的期待;我们笔下的鉴定书,终将汇成司法公正的基石。”
结语
深夜的实验室灯光下,方雅婷仍在调试新一代DNA检测装置,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待批改的学生论文。从珠江到淝水,从科研新锐到杏坛新星,这位“双栖”法医人始终践行着“解码生命密码”的初心。正如她在安徽医科大学入职报告中写下的誓言:“让每项科研成果都能走进课堂,让每位学生都能触摸到正义的温度——这才是法医科技工作者最珍贵的‘遗传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