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 网站首页 / 教育培训 / 培训资料 / 正文
临床医师门诊工作八步法
作者:   时间:2018-05-30   点击数:

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都会总结经验,找出一套适合自己门诊看病的办法,以改进看病效率和提高效益。本文主要讲门诊的基本程序,也涉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为了便于记忆和防止遗漏重要事项,不妨把每次门诊分成8个步骤:问候、听诉、查体、小结、商量、处治、预防和预约随访。

1 门诊的八项基本程序

1.1 问候

见患者先打招呼,其内涵是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反应了医师和患者黏合程度(Attachment)。在美国,前台会要求患者看病前签署一份协议,表示对此次费用负责。医师在初次见面时一般要尊称患者的全名,比如xx先生或xx女士,以后的随访如果已经和患者熟悉了可以称名。一般不主动握手,如果患者有握手的意向,要迅速热情地按常规礼节做出反应:与男士握手要适度有力,与女士握手力度则随患者而定,大致与患者用的力度相当,即使知道患者患有艾滋病、肝炎等也应如此。对患有终末期疾病患者,应该有更进一步的表示关爱、同情。当患者有家属或朋友陪同时,也应该与之打招呼,并清楚其间关系。

医师应该了解现代医患关系变化趋势。随着教育普及,民众知识水平提高,特别是互联网兴起,现在,医师很少单方面为患者做决定,而更多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全面又有适当深度的咨询,帮助患者做出使其获益最大的诊断治疗决定。医患关系黏合程度应该反映足够的关爱同情,但不提倡亲密无间,而应该保持适当距离,符合职业规范,这有助于医师提供客观理性的医疗服务。祖国医学的“自家人不看自家病”是有道理的。

医师要懂得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人一旦患病,就进入所谓患者角色(Sick Role),因而有了患者的权利:一是患者有对自己的患病不负责任的权利,比如抽烟与肺癌有关,不能因为肺癌患者抽烟而疏于对其治疗;二是因病暂时不用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包括不工作的权利,患者也因此延伸出从社会得到休息和合理医治的权利。患者希望医师举止行为符合职业标准,渴望得到尊重和支持。当然,权利和责任也是相对的,患者也有两个相应的责任,一是积极寻求医治,二是认真配合治疗,尽快恢复健康,重新担负起社会责任。医师力促患者康复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在美国,任何急诊室都不能因任何原因拒绝为患者提供符合标准的医治,拒绝就属于违法行为,会有很严重的法律后果。但是在诊所看病,因为不是紧急或生命受威胁的情况,医师是可以拒绝患者、拒绝建立医患关系的。已经建立医患关系的,如果医方因为某方面原因,包括治疗理念不合,可以通知患者解除医患关系,但一般要给予患者2~4周的时间找到新的医师,否则可能被认为是忽视、抛弃患者而引发法律纠纷。

处理医患关系并不容易,语言障碍、医师或患者情绪波动、价值观和宗教信仰不同、理想和现实差距,乃至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实习与患者照顾之间的冲突等等,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对有志于医学的从业人员来说,应该谨言慎行,学会自我控制,尽量从正面看待问题和处理冲突,也要学着寻求帮助,比如:找上级医师、保安和行政管理人员介入,有时必须暂时回避。总之,应该尽量避免错误应对,损及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医疗信息收集,增加患者顺应性和对医嘱的遵从性,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在门诊,因时间限制,处理好医患关系更不容易,医师在如何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方面值得花力气、下功夫。

1.2 听诉-病史采集

病史是医师做出诊断的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大多数情况下,仅凭认真有效的病史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查体、化验和影像检查只不过是帮助证实或排除诊断,因此,病史采集非常重要。但是,门诊是有时间限制的,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收集病史就成了医师要认真钻硏的一门艺术。

打完招呼,如何入座是有讲究的。患者的座位要舒适、牢固,有足够的安全性。不能让患者坐在有轮子,可以滑动的凳子上,以免摔倒发生意外。医师座位要与患者基本平行,容易挪动,利于和患者平视以保持眼神交流,调节与患者的距离。这个距离以让患者感到舒适自在为准,太近让患者感到窘迫受冒犯,太远则让患者感到疏离不亲近。医师保持和患者相似的姿势有可能增进患者对医师的认同感。

谈话紧随问候,可从一般问题,比如:“感觉怎么样啊?”尽快转入与主诉有关的话题和系统回顾。尽量不要打断患者主诉,不要长时间埋头记录,要有眼神交流。眼神交流可以说是医师与患者交流最重要一点,因为医师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有患者主诉跑题,医师可以艺术地用帮助患者小结谈话要点等方式让患者回到主题。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或患者听不懂的语言,对性生活、吸烟酗酒、毒品等敏感问题尽量使用中性语言,不做批判。谈话结束时不要忘记问一句“还有什么”,以免谈话结束后还有重要话题要讨论。对于某些患者,不妨鼓励患者或家属看病之前先列问题提纲,以节约双方的时间。

评判患者精神状态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患者在谈话时不能保持眼神交流,看起来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不稳、易激易怒、药物中有抗精神病、抗焦虑抑郁类药物或有自杀病史,要进一步探究患者有无自杀倾向,可以直接提问:“我担心你会伤害自己”“你好像很激动,你应该不会自杀吧。”如果是肯定回答,就认为是有自杀倾向,下一步要问患者有无行动计划,比如时间、方法和工具。如果是否定回答,应该看作是精神科的急诊,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发展。如果病患有杀人或报复社会倾向的,应该按法律规定行事。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基层医师和基层医疗网是社会维稳、防止突发事件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和在社会维稳中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公安系统。中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医疗网建设。

有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问诊性生活史、毒品使用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问性生活史,可以直截了当的问患者有没有性生活,如有,则问是否一直使用避孕套,性伴侶是男性还是女性,还是男女都有,有多少个性伴侣等,以分析性病危险程度。询问性生活满意度则有可能协助诊断性功能障碍。由于许多患者难以启齿,主动询问其实很受欢迎,也是门诊看病的需要。比如,糖尿病有阳痿提示患者有周围血管神经病变,高血压病治疗中,因为药物副作用,性功能障碍很常见,积极诊断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可以想象,当患者对医师敞开心扉,愿意讨论比较私密的问题,这种信任基础上的医患关系自然不一般。当然,这需要时机,要有谈话技巧,也要有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医师患者有谈话的私人空间,诊所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于有父母陪伴就诊的青少年,进行到这一步,应该要求父母暂时回避,问诊结果也应对父母保密。如有需要让父母知晓的情况,也应事先征得青少年患者同意。

新患者要常规询问吸烟、饮酒、毒品使用、体重变化、营养、热卡、盐、糖摄入等等,随访要追踪这方面变化。如果患者表示戒烟、戒酒、戒毒和减肥意愿,则应该大力支持,提供帮助。处理这些问题一般遵循一定程序和方法。比如,对于评价患者是否酗酒有一个筛选办法,就是所谓的询问CAGE:Cut-是否觉得喝酒太多需要减少,Annoying-周围同事朋友是否抱怨你酒喝的太多,Guilty-因喝酒过度有犯罪感;Eye Opener-早上起床就需要喝酒。

1.3 查体

查体从患者进门就已开始,察言观色为诊病提供重要信息,是病历应该记录的内容。肢体接触时,有些患者比较敏感,会觉得私人空间受到侵犯,或牵涉性骚扰嫌疑而感到不舒服,打招呼、握手有助于突破这种隔阂。查体前后当着患者的面洗手可以防止交叉感染,也让某些有洁癖的患者感到放心。

新患者查体要尽量全面仔细。不管新老患者,查体都要根据病史导向,突出重点,有时还需要举一反三善于联想。比如,喉咙痛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规检查应看耳鼓膜,以排除中耳炎等疾病;新发生腰痛,常规肛门指检、查隐血,以排除结肠癌;腹痛患者检查睾丸、尿常规,以排除睾丸扭转、尿路结石感染等疾病。有些患者随访,某些部位查体要作为常规,比如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随访时必须要求患者赤脚以便让医师检查有无足部并发症。查体时医师和患者的交流不能停止。一方面,查体是系统回顾患者病情发展的好时机,查到相应部位问相应症状可以节省时间,不容易遗漏;另一方面,触摸患者前给一个提示,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比如,检查颈部前说一声“我现在检查您的甲状腺”然后再伸手。当检查有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时更要先预警,并征得患者同意。查体结束,注意帮助患者安全地下检查床、重整衣装,并且不要忘记道一声“谢谢”。实验室及影像诊断只是在有指标时使用。比如,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随访前常规查HbA1c,甲低患者甲状腺素代替治疗调整剂量需要每6~8周查TSH(Thyrotropin,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待到病情稳定后改为每半年1次。实验室检查通常根据病史及查体提示开出。比如,一名40岁男子首次就诊,没有任何症状,查体时发现患者少1个睾丸,再反回来问病史,患者答复从小就只有1个睾丸,从来没有医师检查此部位,再仔细检查腹部,好像有包块,这就不单是腹盆腔CT,还需开出与隐睾精原细胞癌有关的检查。但大部分情况下,在门诊出诊,基本不需要开出任何影像诊断检查,而一些简单检查,比如心电图、试纸法查尿常规、血糖等,不但方便患者,也对及时诊断很有帮助。问病史查体是为了收集资料,也服务于建立和巩固医患关系,也是教育患者的机会。这是医师基于医学专业和心理社会学知识与患者互动,抓住重点,不断产生和验证假设,探讨患者发病机理的过程。

1.4 小结,问题列表

为了很好的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要按轻重缓急罗列所有问题。在这个阶段,问题无需列在纸上,而是记在医师的脑海中。经过良好训练的临床医师应该能够抓住重点,简洁明了总结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诊断发现,并告知患者病情分析结果。一方面和患者印证诊断结果,一方面为下一步做准备。最后病历书写的问题,列表一般包括3个层次:与做出诊断有关的,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诊断发现;与治疗有关的,多半是成立的诊断,也可是诊断不清但需要治疗的情况,比如高烧;任何其他需要和患者讨论处理的已知情况。

1.5 商量下一步行动计划

如果患者因紧急情况就诊,应优先处理。如果患者仅一、二个问题,计划下一步也比较简单。但目前在内科和全科门诊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大多数问题很多,要在一次门诊时间内处理所有问题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医师和患者商量,优先解决紧急及首要的问题。有时,患者和医师认为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不同,更需要协商下一步行动。比如,一老年患者因皮肤瘙痒就诊,要求去看皮肤科,而医师认为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干燥,不需要看专科,又在体检时发现大便隐血阳性,要求患者尽快预约胃肠科,安排结肠镜检查以排除恶性情况,这需要耐心解释沟通。

1.6 处治

到这一步,提出治疗计划处理方案就是顺理成章。对于每一个优先解决的问题,仍然可能有多个解决方案,这需要医患协商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比如前述皮肤瘙痒大便带血的患者,仍需要实验室检查排除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的其他原因。虽然综合考虑结肠镜是对这个患者排除结肠癌的最好选择,但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和其他检查方法也应该告诉患者。训练有素的基层医师除了开处方、转诊,也应该能做些简单门诊手术,比如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清创缝合、关节穿刺注射、放腹水、尿管导尿、甲沟炎处理、皮肤活检等,可以立即解除或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是技术创收的有效途径。

对于老年患者,从问诊查体到处理都有其特殊之处。听力下降、视力不济、语言不清都会造成交流障碍,构成挑战。老年人病况不典型,比如心肌梗死可以表现为轻微胸闷不适,尿路感染可以是腰痛或神志障碍,而急腹症也有表现较轻微,是门诊最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之一,需要倍加小心,谨慎应对。在病史纪录时,要特别关注患者独立程度、家庭成员、家庭环境、支持体系、经济状况、饮食、烟酒等。对于长期重病或多病、行动不便、丧偶独居等高危患者要进行抑郁症筛选。要特别关注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也应该进行简易脑力测评,以帮助早期诊断和处理老年痴呆[5]。高龄及一些晚期患者的门诊处理要主动与患者讨论生前意愿,包括不复苏和临终关怀。

1.7 预防

每一次门诊,都可能是做预防的好机会,基层医师不要轻易放弃。具体需要什么预防要看患者的年龄段和性别。比如一个高中生因过敏性鼻炎就诊,那么,过敏性鼻炎就是最优先的问题,但也不妨谈谈年轻人的性生活安全、性病预防、运动安全、不接触烟酒毒品等,这可能让年轻人受益终身。如果错过这次,不一定有下一次的机会。上述老年皮肤瘙痒病例,如果没有抓住机会发现大便带血,下一次就可能面对已经转移的结肠癌。

1.8 预约随访

预约患者回来随访,可以验证诊断治疗是否正确有效、患者是否遵从医嘱,也进一步巩固医患关系。预约随访时,可以开出下次看病需要做的化验单,让患者在回来之前先做化验,可以节省双方的时间。处理好随访对基层医师扩大自己的患者群体非常有帮助。

2 小 结

门诊可以完成许多临床工作,这些工作构成基层医疗的基础,是基层医疗网存在的价值所在。如何看好门诊值得每位临床医师认真学习、探讨。八步法只是一个大概框架,每个医师可能有自己的体会和做法,每次门诊看病不一定都要经过所有8个步骤,每一次侧重点也可以不同。为了保证看病质量,一般安排10~15 min左右随访一位患者,新患者则需20~30 min左右。对于少数病情复杂,需要超长时间的患者,预约时可以做出特殊安排。这在现阶段可能不现实,不管多么高明的医师,每5 min就要看一个患者,一定是很无奈的事。随着基层医疗网建设和全科医师培训的普及,八步法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都会总结经验,找出一套适合自己门诊看病的办法,以改进看病效率和提高效益。本文主要讲门诊的基本程序,也涉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为了便于记忆和防止遗漏重要事项,不妨把每次门诊分成8个步骤:问候、听诉、查体、小结、商量、处治、预防和预约随访。

3 门诊的八项基本程序

3.1 问候

见患者先打招呼,其内涵是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反应了医师和患者黏合程度(Attachment)。在美国,前台会要求患者看病前签署一份协议,表示对此次费用负责。医师在初次见面时一般要尊称患者的全名,比如xx先生或xx女士,以后的随访如果已经和患者熟悉了可以称名。一般不主动握手,如果患者有握手的意向,要迅速热情地按常规礼节做出反应:与男士握手要适度有力,与女士握手力度则随患者而定,大致与患者用的力度相当,即使知道患者患有艾滋病、肝炎等也应如此。对患有终末期疾病患者,应该有更进一步的表示关爱、同情。当患者有家属或朋友陪同时,也应该与之打招呼,并清楚其间关系。

医师应该了解现代医患关系变化趋势。随着教育普及,民众知识水平提高,特别是互联网兴起,现在,医师很少单方面为患者做决定,而更多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全面又有适当深度的咨询,帮助患者做出使其获益最大的诊断治疗决定。医患关系黏合程度应该反映足够的关爱同情,但不提倡亲密无间,而应该保持适当距离,符合职业规范,这有助于医师提供客观理性的医疗服务。祖国医学的“自家人不看自家病”是有道理的。

医师要懂得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人一旦患病,就进入所谓患者角色(Sick Role),因而有了患者的权利:一是患者有对自己的患病不负责任的权利,比如抽烟与肺癌有关,不能因为肺癌患者抽烟而疏于对其治疗;二是因病暂时不用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包括不工作的权利,患者也因此延伸出从社会得到休息和合理医治的权利。患者希望医师举止行为符合职业标准,渴望得到尊重和支持。当然,权利和责任也是相对的,患者也有两个相应的责任,一是积极寻求医治,二是认真配合治疗,尽快恢复健康,重新担负起社会责任。医师力促患者康复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在美国,任何急诊室都不能因任何原因拒绝为患者提供符合标准的医治,拒绝就属于违法行为,会有很严重的法律后果。但是在诊所看病,因为不是紧急或生命受威胁的情况,医师是可以拒绝患者、拒绝建立医患关系的。已经建立医患关系的,如果医方因为某方面原因,包括治疗理念不合,可以通知患者解除医患关系,但一般要给予患者2~4周的时间找到新的医师,否则可能被认为是忽视、抛弃患者而引发法律纠纷。

处理医患关系并不容易,语言障碍、医师或患者情绪波动、价值观和宗教信仰不同、理想和现实差距,乃至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实习与患者照顾之间的冲突等等,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对有志于医学的从业人员来说,应该谨言慎行,学会自我控制,尽量从正面看待问题和处理冲突,也要学着寻求帮助,比如:找上级医师、保安和行政管理人员介入,有时必须暂时回避。总之,应该尽量避免错误应对,损及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医疗信息收集,增加患者顺应性和对医嘱的遵从性,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在门诊,因时间限制,处理好医患关系更不容易,医师在如何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方面值得花力气、下功夫。

3.2 听诉-病史采集

病史是医师做出诊断的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大多数情况下,仅凭认真有效的病史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查体、化验和影像检查只不过是帮助证实或排除诊断,因此,病史采集非常重要。但是,门诊是有时间限制的,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收集病史就成了医师要认真钻硏的一门艺术。

打完招呼,如何入座是有讲究的。患者的座位要舒适、牢固,有足够的安全性。不能让患者坐在有轮子,可以滑动的凳子上,以免摔倒发生意外。医师座位要与患者基本平行,容易挪动,利于和患者平视以保持眼神交流,调节与患者的距离。这个距离以让患者感到舒适自在为准,太近让患者感到窘迫受冒犯,太远则让患者感到疏离不亲近。医师保持和患者相似的姿势有可能增进患者对医师的认同感。

谈话紧随问候,可从一般问题,比如:“感觉怎么样啊?”尽快转入与主诉有关的话题和系统回顾。尽量不要打断患者主诉,不要长时间埋头记录,要有眼神交流。眼神交流可以说是医师与患者交流最重要一点,因为医师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有患者主诉跑题,医师可以艺术地用帮助患者小结谈话要点等方式让患者回到主题。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或患者听不懂的语言,对性生活、吸烟酗酒、毒品等敏感问题尽量使用中性语言,不做批判。谈话结束时不要忘记问一句“还有什么”,以免谈话结束后还有重要话题要讨论。对于某些患者,不妨鼓励患者或家属看病之前先列问题提纲,以节约双方的时间。

评判患者精神状态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患者在谈话时不能保持眼神交流,看起来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不稳、易激易怒、药物中有抗精神病、抗焦虑抑郁类药物或有自杀病史,要进一步探究患者有无自杀倾向,可以直接提问:“我担心你会伤害自己”“你好像很激动,你应该不会自杀吧。”如果是肯定回答,就认为是有自杀倾向,下一步要问患者有无行动计划,比如时间、方法和工具。如果是否定回答,应该看作是精神科的急诊,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发展。如果病患有杀人或报复社会倾向的,应该按法律规定行事。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基层医师和基层医疗网是社会维稳、防止突发事件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和在社会维稳中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公安系统。中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医疗网建设。

有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问诊性生活史、毒品使用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问性生活史,可以直截了当的问患者有没有性生活,如有,则问是否一直使用避孕套,性伴侶是男性还是女性,还是男女都有,有多少个性伴侣等,以分析性病危险程度。询问性生活满意度则有可能协助诊断性功能障碍。由于许多患者难以启齿,主动询问其实很受欢迎,也是门诊看病的需要。比如,糖尿病有阳痿提示患者有周围血管神经病变,高血压病治疗中,因为药物副作用,性功能障碍很常见,积极诊断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可以想象,当患者对医师敞开心扉,愿意讨论比较私密的问题,这种信任基础上的医患关系自然不一般。当然,这需要时机,要有谈话技巧,也要有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医师患者有谈话的私人空间,诊所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于有父母陪伴就诊的青少年,进行到这一步,应该要求父母暂时回避,问诊结果也应对父母保密。如有需要让父母知晓的情况,也应事先征得青少年患者同意。

新患者要常规询问吸烟、饮酒、毒品使用、体重变化、营养、热卡、盐、糖摄入等等,随访要追踪这方面变化。如果患者表示戒烟、戒酒、戒毒和减肥意愿,则应该大力支持,提供帮助。处理这些问题一般遵循一定程序和方法。比如,对于评价患者是否酗酒有一个筛选办法,就是所谓的询问CAGE:Cut-是否觉得喝酒太多需要减少,Annoying-周围同事朋友是否抱怨你酒喝的太多,Guilty-因喝酒过度有犯罪感;Eye Opener-早上起床就需要喝酒。

3.3 查体

查体从患者进门就已开始,察言观色为诊病提供重要信息,是病历应该记录的内容。肢体接触时,有些患者比较敏感,会觉得私人空间受到侵犯,或牵涉性骚扰嫌疑而感到不舒服,打招呼、握手有助于突破这种隔阂。查体前后当着患者的面洗手可以防止交叉感染,也让某些有洁癖的患者感到放心。

新患者查体要尽量全面仔细。不管新老患者,查体都要根据病史导向,突出重点,有时还需要举一反三善于联想。比如,喉咙痛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规检查应看耳鼓膜,以排除中耳炎等疾病;新发生腰痛,常规肛门指检、查隐血,以排除结肠癌;腹痛患者检查睾丸、尿常规,以排除睾丸扭转、尿路结石感染等疾病。有些患者随访,某些部位查体要作为常规,比如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随访时必须要求患者赤脚以便让医师检查有无足部并发症。查体时医师和患者的交流不能停止。一方面,查体是系统回顾患者病情发展的好时机,查到相应部位问相应症状可以节省时间,不容易遗漏;另一方面,触摸患者前给一个提示,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比如,检查颈部前说一声“我现在检查您的甲状腺”然后再伸手。当检查有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时更要先预警,并征得患者同意。查体结束,注意帮助患者安全地下检查床、重整衣装,并且不要忘记道一声“谢谢”。实验室及影像诊断只是在有指标时使用。比如,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随访前常规查HbA1c,甲低患者甲状腺素代替治疗调整剂量需要每6~8周查TSH(Thyrotropin,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待到病情稳定后改为每半年1次。实验室检查通常根据病史及查体提示开出。比如,一名40岁男子首次就诊,没有任何症状,查体时发现患者少1个睾丸,再反回来问病史,患者答复从小就只有1个睾丸,从来没有医师检查此部位,再仔细检查腹部,好像有包块,这就不单是腹盆腔CT,还需开出与隐睾精原细胞癌有关的检查。但大部分情况下,在门诊出诊,基本不需要开出任何影像诊断检查,而一些简单检查,比如心电图、试纸法查尿常规、血糖等,不但方便患者,也对及时诊断很有帮助。问病史查体是为了收集资料,也服务于建立和巩固医患关系,也是教育患者的机会。这是医师基于医学专业和心理社会学知识与患者互动,抓住重点,不断产生和验证假设,探讨患者发病机理的过程。

3.4 小结,问题列表

为了很好的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要按轻重缓急罗列所有问题。在这个阶段,问题无需列在纸上,而是记在医师的脑海中。经过良好训练的临床医师应该能够抓住重点,简洁明了总结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诊断发现,并告知患者病情分析结果。一方面和患者印证诊断结果,一方面为下一步做准备。最后病历书写的问题,列表一般包括3个层次:与做出诊断有关的,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诊断发现;与治疗有关的,多半是成立的诊断,也可是诊断不清但需要治疗的情况,比如高烧;任何其他需要和患者讨论处理的已知情况。

3.5 商量下一步行动计划

如果患者因紧急情况就诊,应优先处理。如果患者仅一、二个问题,计划下一步也比较简单。但目前在内科和全科门诊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大多数问题很多,要在一次门诊时间内处理所有问题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医师和患者商量,优先解决紧急及首要的问题。有时,患者和医师认为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不同,更需要协商下一步行动。比如,一老年患者因皮肤瘙痒就诊,要求去看皮肤科,而医师认为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干燥,不需要看专科,又在体检时发现大便隐血阳性,要求患者尽快预约胃肠科,安排结肠镜检查以排除恶性情况,这需要耐心解释沟通。

3.6 处治

到这一步,提出治疗计划处理方案就是顺理成章。对于每一个优先解决的问题,仍然可能有多个解决方案,这需要医患协商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比如前述皮肤瘙痒大便带血的患者,仍需要实验室检查排除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的其他原因。虽然综合考虑结肠镜是对这个患者排除结肠癌的最好选择,但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和其他检查方法也应该告诉患者。训练有素的基层医师除了开处方、转诊,也应该能做些简单门诊手术,比如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清创缝合、关节穿刺注射、放腹水、尿管导尿、甲沟炎处理、皮肤活检等,可以立即解除或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是技术创收的有效途径。

对于老年患者,从问诊查体到处理都有其特殊之处。听力下降、视力不济、语言不清都会造成交流障碍,构成挑战。老年人病况不典型,比如心肌梗死可以表现为轻微胸闷不适,尿路感染可以是腰痛或神志障碍,而急腹症也有表现较轻微,是门诊最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之一,需要倍加小心,谨慎应对。在病史纪录时,要特别关注患者独立程度、家庭成员、家庭环境、支持体系、经济状况、饮食、烟酒等。对于长期重病或多病、行动不便、丧偶独居等高危患者要进行抑郁症筛选。要特别关注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也应该进行简易脑力测评,以帮助早期诊断和处理老年痴呆[5]。高龄及一些晚期患者的门诊处理要主动与患者讨论生前意愿,包括不复苏和临终关怀。

3.7 预防

每一次门诊,都可能是做预防的好机会,基层医师不要轻易放弃。具体需要什么预防要看患者的年龄段和性别。比如一个高中生因过敏性鼻炎就诊,那么,过敏性鼻炎就是最优先的问题,但也不妨谈谈年轻人的性生活安全、性病预防、运动安全、不接触烟酒毒品等,这可能让年轻人受益终身。如果错过这次,不一定有下一次的机会。上述老年皮肤瘙痒病例,如果没有抓住机会发现大便带血,下一次就可能面对已经转移的结肠癌。

3.8 预约随访

预约患者回来随访,可以验证诊断治疗是否正确有效、患者是否遵从医嘱,也进一步巩固医患关系。预约随访时,可以开出下次看病需要做的化验单,让患者在回来之前先做化验,可以节省双方的时间。处理好随访对基层医师扩大自己的患者群体非常有帮助。

4 小 结

门诊可以完成许多临床工作,这些工作构成基层医疗的基础,是基层医疗网存在的价值所在。如何看好门诊值得每位临床医师认真学习、探讨。八步法只是一个大概框架,每个医师可能有自己的体会和做法,每次门诊看病不一定都要经过所有8个步骤,每一次侧重点也可以不同。为了保证看病质量,一般安排10~15 min左右随访一位患者,新患者则需20~30 min左右。对于少数病情复杂,需要超长时间的患者,预约时可以做出特殊安排。这在现阶段可能不现实,不管多么高明的医师,每5 min就要看一个患者,一定是很无奈的事。随着基层医疗网建设和全科医师培训的普及,八步法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