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生殖细胞生物学分会联合主办,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与南方医科大学共同承办,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南方医科大学科研院及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协办的“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学术论坛、广东省医学学术直通车--生殖医学分会学术活动、广东省健康科普进万家行动”在南方医科大学秋水堂一楼春江厅顺利召开。大会主席由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副组长、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赵小阳教授担任。本次论坛汇聚了生殖医学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吸引了百余名业内人士及观众现场参会,成功搭建了一个多元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有效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深度碰撞与广泛交融,为生殖医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1 参会人员全体合影
本次论坛开幕式时间是2025年7月9日上午8:30,由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副组长、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赵小阳教授担任召集人,并特邀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胡光丽为会议致辞,省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部赵锋部长莅临指导本次会议。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阵容强大,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强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教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首席科学家孙青原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优生围产研究所负责人李卫研究员、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副院长周红升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表观基因组领域专家甘海云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左大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鲁冰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汪妹教授及罗芳副教授等知名学者。胡光丽副院长在致辞中深入阐述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与核心内容,对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表达了坚定的信心与热切的期望。她强调,生殖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鼓励与会人员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力求学有所获。同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图2 开幕式由赵小阳院长主持
图3 胡光丽副院长致辞
在学术报告环节,王强教授详细阐述了斑马鱼在太空环境下的发育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了心脏大动脉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心脏大动脉血管发育缺陷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引领了该领域的前沿探索。顾兵教授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殖医学与检验医学协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强调了学科交叉型人才在推动医学进步中的关键作用,旨在为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孙青原教授分享了其在母系遗传的线粒体mtDNA疾病阻断方面的研究成果,该课题对于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状况具有重大意义,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李卫研究员聚焦于PDCD5和TRiC在小鼠睾丸中的高表达现象,揭示了PDCD5对鞭毛和纤毛发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生殖和衰老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周红升教授针对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展开了深入研究,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疾病缓解方案和长期生存获益,展现了医学研究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的巨大潜力。甘海云研究员深入解析了组蛋白编码的表观信息遗传在胚胎发育、细胞命运决定等核心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进一步探索了发育过程中的表观调控机制,为理解生命发育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图4 专家学术报告
论坛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环节参会人员踊跃提问,各抒己见。专家们也就各自感兴趣的发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凭借其丰富的知识讲解与深厚的科研底蕴,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反响热烈。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角度多元,学术气息浓厚,为生殖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推动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相互结合。论坛内容涵盖心脏大动脉发育、生殖医学与检验医学交叉型人才引进、母系遗传的线粒体mtDNA疾病阻断、精子发育障碍、发育与白血病治疗、胚胎发育与命运决定的组蛋白修饰等生殖领域的热点问题,为与会者带来了最前沿、最新颖的科研进展和技术应用。从人才培养(交叉型人才的重视)到基础科研(组蛋白表观修饰)再到临床应用(白血病治疗),实现了学术内容的多维度、多方位覆盖。
供 稿:童祥文
一 审:陈娟娟
二 审:左大明
三 审:马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