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于2005年成立,2016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并入,学院更名为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形成“四系、三所、两中心”的格局。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正高19人、副高15人;博导14人,硕导13人。拥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3人。
学院是学校医学技术和免疫学学科牵头建设单位、基础医学和生物学学科的骨干成员。免疫学学科已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全力冲击全球排名1‰,医学技术学科位列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51-200位;拥有免疫学和输血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医学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生物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2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包括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创新班)和生物技术(生物制药)3个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为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为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医学检验技术、生物技术专业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生物技术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均被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列为A类专业。
学院科研教学实验室占地3350.5㎡,包括万级以上净化实验区227㎡,仪器设备总值2325万元。学院拥有广东省免疫调节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型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出生缺陷基因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室;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体外诊断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二、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5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岗位待遇
(一)资助模式:
1、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资助期限:3年。
国家、广东省根据入选情况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和生活补助。
(二)学校资助及待遇:
1、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协议年薪(70-90万元)、安家费和生活补助(180-220万元);
2、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300-400万元);
3、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4、提供人才过渡房;
5、博/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指标;
6、博士后、特聘研究人员招收不限名额;
7、按政策规定纳入事业编制;
8、优质医疗保障;
9、子女入托入学。
四、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五、应聘方式
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报名,按照规定时间内将个人报名材料发送到指定邮箱。
(一)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等)
2.其他材料(包括代表作首页、学历学位证书、重要获奖或荣誉证书以及其他业绩成果证明材料,文件打包控制在20M以内)
(二)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5日
(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何老师
联系电话:020-61648697 15876898701
电子邮箱:1225272368@qq.com
邮件标题请注明“2025年海外优青+学科方向+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