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观看红色电影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10月28日,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观看电影《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精神内核,以抗美援朝战争中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宏阔的战争画面,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生动塑造了以七连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鲜为人知的英雄群像,生动描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故事,深刻诠释抗美援朝精神。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是一部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影片,该电影由《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篇章组成,以革命抗日战争、国防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为历史坐标,通过“家与国”的视角诠释了各个代表性阶层群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讲述了不同时期中国两代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了中国人为了实现梦想而坚持奋斗,历经困难而百折不挠的时代记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观影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提振精神干实事,攻坚克难开新局。
部分党员观影心得: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杜家乐
父辈,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是“岁月长河,星火燃起的天空”;我们,是他们眼里的孩童,是他们日思夜想的梦。“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我们生在父辈为我们创造的世界,应不枉他们的付出和期望,在崭新的时代勇往向前,去走他们走过的路,去爱他们所爱的世间,承接他们未完成的理想信念,领略他们未见的世界,写他们未写的诗篇——正如他们曾经那样,不负盛世,不枉而勇往。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甄嘉伟
“从无到有”往往是“最艰难的”,但也是“最伟大的”。为了实现中国两弹一星的目标,科学家先驱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着一次次实验,一次失败就两次,两次失败就三次,用照相机也无法找到失败原因,那就用自己的性命去观察。这是多么伟大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一大波有志青年敢于打破常规,广开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这是中国为什么能在这数十年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决定性原因。现在,到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我们更应该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传承下来。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麦文豪
本次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观看了《我和我的父辈》,这场电影以四个时代为历史坐标,带观众带重温了四种时代精神,真正展现出家与国的关系。战争年代与祖国建设年代的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内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联系起来更为重要。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领悟这些精神后,我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以实际行动与祖国同发展同频共振。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曹祎晨
此次观看《我和我的父辈》,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两个单元《乘风》和《诗》,《乘风》最令人感动的一点便是由真实历史改编,马仁兴和马乘风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父子,而马乘风是1942年大扫荡中唯一留下姓名的烈士。电影刻画的骑兵这一群体也确确实实是用血肉之躯对抗敌人,为战友撕开裂口杀死敌人,明知会死却坦然赴死,不是莽撞,是壮烈。正是因为真实,才感动。
《诗》这一篇章更多的讲述了航天人的奉献精神,电影中孩子的两个父亲为航天相继牺牲,母亲和孩子说“我可能也会死”,将“大家”放在“小家”之前,将生与死,奉献与牺牲诗化表达。这两篇章,都让我体会到正是有无数默默付出、保护我们的无名英雄,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职工第三党支部 何洁
《长津湖》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过程,展现了革命先烈冲锋在前,舍身忘我,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杨根思烈士的“三个不相信”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想想我们的祖辈父辈,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战胜了不可能战胜的困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反观自己,我感慨很多,甚至有些羞愧。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多数人都是平凡且平淡,怎么让自己的短短生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困难,国家的发展也会面临很多难题,是选择躺平,甘于平庸,碌碌无为,还是自强不息,拼命向前。无数革命先烈给我们树立的榜样,唯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不懈奋斗。
下一条:深学党史校史,赓续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