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二临学院“医鸣警人”团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星星点灯”活动,表达对大体老师的尊重、感恩与祝福。
“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接受基础医学的学习,而人体解剖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些遗体捐献者用他们的躯体,让学生们掌握和丰富人体基本知识。
当晚,活动还未开始,已有300多名同学聚集在图书馆前广场的活动现场。他们手系黄丝带,手捧蜡烛,祝福“大树”上已经挂满了“叶子”,同学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有同学写道:“现身之魄冠三军,笑将剖台作棺坟。生前事业流水去,身后遗爱纳乾坤。”
在舒缓而忧伤的音乐中,到场学生按照事先划好的区域站成两颗星的形状,等待活动开始。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鞭辟入里的陈词,没有神采飞扬的表情,却教诲了一代又一代医学生;他们身世不明,经历无从知晓,却成就了一名又一名出色的医生。”主持人以这样的开场白引出了受缅怀的主角——大体老师。
第一个节目是诗歌朗诵《最后的光辉》,讲述了每一位医学生都会经历的走进解剖室后,从怀疑到震撼,再从震撼到感恩和缅怀的心路历程。那些无语良师们“宁愿在他们身上划错千万刀,也不愿在病人身上错一刀”。医学生们会珍惜,把这份深爱传承下去。
第二个节目是音乐联盟推出的一首二胡和小提琴合奏曲《天空之城》。美妙悠扬而略带伤感的音乐在夜空中飘荡,大家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天堂。接下来的是话剧表演《私人定制》,讲述了一个亡故的父亲留下遗体捐赠的遗言,而他的儿女难以接受,与医生发生争论的故事。反射了当今社会,器官遗体捐献还未能受到广泛理解的现状。本次活动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大体老师的了解,理解和尊重,展现器官遗体捐献事业的高尚与伟大。
继真情的朗诵和生动的话剧表演之后,同学们欣赏了一场手语表演《隐形的翅膀》。身着白衬衣,黑裙子,打着黑色腰带的女同学和白衣黑裤的男同学们庄重地走上台。他们面带微笑,用轻柔的手语无声地诠释着对大体老师们的敬爱。节目最后,他们代表全体同学,祝愿大体老师们“在天堂能够安息,带着隐形的翅膀能够飞得更高”。
默哀仪式开始了,在这仲春之夜,同学们相互传递着感恩的火苗,小心翼翼地护着手中的烛光,感恩大体老师在生命的尽头用奉献诠释的大爱无疆。虽然默哀只有三分钟,但生命带来的感动却可以永恒。
星星点灯活动让同学们对于大体老师的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位同学在寄语板上留言说:“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但大体老师的精神依然深深感染了我,这样做真的很不容易。我想不仅是医学生,这个社会都应该给他们尊重和理解,感激他们为科研做出的贡献。”
我校“医鸣警人”社会实践团队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个致力于宣传器官遗体捐献,呼吁医学生尊重感恩大体老师,促进医学教学科研发展的社会实践团队。“星星点灯”是医鸣警人团队感恩纪念月活动之一,此前已开展了解剖楼室宣誓活动,并计划与广州红十字会一起去器官遗体捐赠者纪念园扫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