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2日
一、专业定位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始于1986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单位。迄今已成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一支重要的学生培养与研究机构,是国内本科生培养规模最大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获评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B,位列独立医科大学首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数、理、化、生、医)和主攻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的概貌,具有分析和综合能力,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勇于质疑,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和行政管理的人才。
三、培养规格
生物医学工程(含医学影像工程、智能医学信息、智能医学仪器、医学物理师、生物医学材料等方向)本科专业每年招生230人,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培养)每年招生30人。
招生科类:理工类 学制:四年
专业学分:170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最高可授予博士学位)
四、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高等数学(一)(二)、大学物理(上)(下)、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字信号处理、复变函数。
核心课程: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工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C语言程序设计、临床医学概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医学传感器、医用X线机、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CT原理与技术、MRI原理与技术等。
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信息):人体解剖学、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医学信息概论、医学图像处理、.net程序开发、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最优化理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技术概论等。
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仪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分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医学传感器、信息论与编码、人工智能导论、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临床医学信息的建模分析与实践等。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医学影像设备、辐射剂量学、原子核物理、医用X线机、放射治疗设备原理、肿瘤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学、医学影像学等。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化学、生物材料基础、生物材料测试与评价、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分子影像材料、纳学医学等。
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培养):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肿瘤放射物理学、医用X线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CT原理与技术、MRI原理与技术等。
实践教学:第7-8学期采取14周的定点专业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至少选1门80学时的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第8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毕业设计(论文)。
五、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3人,教授23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54人;42%的专任教师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背景。柔性引进特聘岗位教授2人,全职引进优秀学术骨干4名、优秀青年学者6名,在站博士后21名。拥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珠江学者青年学者和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六、教学条件
专业建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以上研究平台。近五年获得国家重点基金、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60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多项;年均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专业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一流课程2项,主编出版了医学成像系列专著3本,教材2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