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研 方 向
一、实验动物培育及遗传育种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实验动物遗传改良、遗传控制、微生物学控制等级,以及野生动物驯化或家畜的实验动物化。在此研究领域,已经完成以下工作:
1. 在广东省率先培育生产出SPF级兔和SPF级豚鼠,并且本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SPF兔和豚鼠种子基地。
2. 自主培育的FMMU白化豚鼠,系统研究了FMMU白化豚鼠的生物学特性(如受孕率、产仔率、离乳率、生长曲线、脏器系数等),并用染色体分析法、生化位点法,以及DNA指纹技术研究了FMMU白化豚鼠遗传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FMMU白化豚鼠缺氧耐受性优于花色豚鼠,可用于缺氧研究;听觉敏感性高于花色豚鼠,适合作爆震性耳聋动物模型;免疫功能较花色豚鼠弱,可用于制作各种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FMMU白化豚鼠培育及推广应用研究获省部级三等奖一项。
3. 西藏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在国内首次开展西藏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目前已完成西藏小型猪引进广州地区后的风土驯化,测定了西藏小型猪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参数以及心电图特征,采用B超技术进行西藏小型猪胎儿发育及腹部主要脏器的影像学特点,应用外周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遗传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小型猪是我国体型最小的猪种,遗传特性稳定,性成熟早、基因较纯、抗逆行强,最适合培育为医学实验用小型猪。实验用小型猪在皮肤烧伤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糖尿病研究以及器官移植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应用猪来代替猴和狗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用作实验动物,符合当前国际上提倡“3R”理论中的替代原则。
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与比较医学研究
由于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很多研究无法在人体进行。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把具有人类疾病相似表观的动物模型作为检验理论假说和临床设想的基本途径。通过类比研究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进行药物筛选,这是比较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动物模型包括有自发性和诱发性两大类。自发性动物模型是在自然条件下所发现的动物模型,或是对基因突变个体进行定向培育所获得疾病动物模型,它为医学研究提供了临床上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病程长的疾病研究材料。如一些遗传病、代谢病、内分泌病、放射病、恶性肿瘤等。而诱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对实验动物实施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处理,造成动物出现类似人类疾病模拟表观病理变化,从而进行比较医学研究,这是推动生命医学研究的主要途径。进行此类研究对于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此研究领域,已经完成以下工作:
1.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中医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应用风寒湿+CIA+SEB在雄性Wistar鼠可复制出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实了“风寒痹征”病因包括气候变化、感染病原及其产物与机体免疫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该项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人类RA关节炎SCID鼠动物模型制作研究。该研究获广东省科技厅资助,目前进展顺利。
3. 高转移肿瘤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本研究试图筛选制作出自发性高转移肿瘤动物模型用于研究人类肿瘤转移扩散的机制,为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防止扩散、提高人对肿瘤疾病防治研究水平,为人类健康服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 建立转基因动物平台,制作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如HBV转基因鼠等。可运用显微注射法、电穿孔法以及逆病毒转染法制作各类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转基因动物研发平台,正开展可调控胰腺癌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以及可视化胰腺外分泌功能研究、转基因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中医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开展了胶原涂层煅烧骨细胞治疗骨缺损研究。该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三、动物生理研究
1.反刍兽消化生理:先后进行绵羊瘤胃电研究,绵羊网胃电研究以及绵羊瘤胃网胃食管电活动与反刍嗳气关系等系列研究。
2.FMMU白化豚鼠培育:①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心电图研究;②缺氧耐受研究;③听觉敏感性。
3.西藏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①西藏小型猪生理生化指标测定;②心电图研究;③影像学特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