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重在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8-12-03 谢建社 查看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在高校从事社区工作教学与研究人员来说,深受启发。社会工作者要紧紧围绕社区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充分的服务,并且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一条社区治理的新路子。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必须建立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深化社区议事协商,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未来的社区治理,要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凡涉及城乡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原则上由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倡导社区居民树立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与此同时,要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发展规划,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把城乡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以及其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社会治理“四化”的新要求,使我们在工作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更具有方向性。

“社会化”指的是政府应该改变过去对社会治理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将适合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治理任务通过职能转移、购买服务和招投标等方式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来承担,从而一方面培育新的社会治理主体,另一方面更有效地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法治化”指的是社会治理体系中加强法治保障。目前,社会治理法治化任重道远。在明确政府与社会的权责边界、健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都需要以法治作为最基本的保障,做到社会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智能化”指的是利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对于流动性日益加大、复杂性不断提高、风险逐渐增加的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社会治理越来越智能化,公共数据获得与数据安全的法治保障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因此加强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化”指的是要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治理专业人才培养。公共安全研究和社会工作专业资格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公共安全管理和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各地的“三社联动”实践为例,社会工作者的引入对于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社区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社区治理的创新都产生了积极的助推和催化作用。社会治理其他领域中也要积极借鉴这些经验,进一步通过专业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文章转自南方日报,作者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上一条:练就依法依纪依规监督的过硬本领

下一条: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抓手振兴乡村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