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赵克森:在三尺讲坛前耕耘六十载的国家名师

来源:  更新时间:2019-10-20  查看次数:[]

赵克森教授,1937年10月出生,现任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方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我国休克微循环研究和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全军院校优秀教员、广东省师德标兵。曾任4-5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22届中华医学会理事、1998-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

封面.jpg

为兵服务40年

赵克森教授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分配到齐齐哈尔医学院工作。1962年随着单位转回军队而参军入伍,成为一位年青的中尉教员,自此为兵服务成了他几乎一生的奋斗目标。

由于长期在地方院校接收教育,不了解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情况。因此参军以后,多次跟随考察组下部队到基层,了解部队基层士兵的医疗卫生状况。曾到牡丹江xx师,看到了抗日联军八女投江的壮烈场景,深深地受到教育,希望尽快完成从老百姓到革命军人的思想转变。也曾到大连小平岛和湛江麻斜军港,了解海军战士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生活和卫勤保障工作。在部队的考察中,搜集到许多很好的资料充实教学,如我军从卫生员开始到医助和医生,均需训练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它是几十年来我军防治战伤休克的经验总结,把它补充到病生课程休克的一章,阐明休克的机制和防治,很有针对性。在考察XXX师的时候,张师长回答了在荆江大堤防洪的时候,如何解决夏季饮水和补盐的问题。他说“全国人民支援我们,战士在休息以后,每人带着两瓶矿泉水和一包咸菜上堤。全师没有一个战士死亡,守住了荆江大堤,荣获了集体二等功”。因此二瓶矿泉水和一包咸菜成了大学课堂讲述脱水和水盐代谢紊乱一章简明扼要的防治方法。

在部队考察的时候,了解到创伤失血性休克在战场上有很高的发病率,重症患者往往难以抢救,它是战士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急需建立一个研究重症休克发生机理和救治的实验室。三十年前我国已开始生产胃镜,赵克森教授利用讲学的机会,找到了上海生产厂家,说明没有那么多钱来买一台胃镜,但如果能买到一个光源和一根导光纤维束,就可以制成一个冷光源,并使光线可以拐弯,用来观察微循环。因此就从一台显微镜、一个冷光源、及一根导光束起家,建立起我国第一个休克微循环实验室。该实验室在1992年批准为全军第一批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又批准为全军重中之重实验室。该实验室研制的功能纱布有改善微循环和加速创面愈合的效应,经过国家科委成果司的鉴定。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王继芳主任在会上报告应用于骨科大手术的结果,一般大手术第二天是创面最肿胀的时刻,三天以后肿胀才可能逐渐消褪。但在他们报告的40例病人中,术后第二天就出现迅速消肿,且有8例创面出现了消肿后的皱纹,播放了创面的幻灯。成果司鉴定的评语是“它的完成使我国医用敷料进入了具有特殊康复功能的新阶段”。功能敷料制成三角巾急救包经总部后勤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把我军的急救包由“82型”改成“功能型”。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纺织品过剩,甚至发生砸烂纺织机械的事件。而由第一军医大学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和珠海天年公司共同完成的广东省第一批产学研工程证明,只要把纺织品中加入高科技内容,把纺织品传统的保暖和装饰作用,提高到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就能打开市场,使纺织工业带来一场革命。因此国家科委火炬办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召开了“珠海天年高科技发展模式高层研讨会”,国家企业管理调研组发表了“高科技成果迅速走向市场的成功模式”的调查报告。赵克森教授曾在珠海市向当时的李鹏总理作过汇报,这一次又应邀以科学家代表的身份向到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洪学智副主席,卫生部钱信忠前部长,卫生部殷大奎副部长,及多位经济学家,从学术的角度阐述了功能纺织品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在功能纺织品研究中我国取得的成就。自此以后在我国出现了功能纺织品这一新的行业,赵克森教授参与产品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在我国功纺行业成立二十年之际,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赵克森教授2012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赵克森教授主持的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曾担任军队“八五”、“九五”计划休克研究大课题组长,完成了国家“863”重大保密课题Z18-02等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研究的成果被引入全国教材,改写了休克一章微循环变化的分期;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应用血管反应性恢复剂治疗重症休克顽固性低血压这一新途径;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博士生,包括南方医科大学现任校长、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总后科技新星、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入选人才等。

在部队服务的阶段,曾三次作为总后专家考察组成员,考察四所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和几个军区总医院的医疗、科研、及教学水平;曾任 总后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全军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组织全军微循环学术交流,并出版了微循环专著;曾任军队八五规划成果验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起草军队九五基础医学发展规划。2004年随着第一军医大学转归地方,以文职一级教授的身份转业到南方医科大学继续任教。从1962年参军入伍算起,在部队服务的42年中曾立三等功6次,二次赴北京出席总后勤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1988年被评为第一批全军院校优秀教员,2001年评为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

卫兵服务40年.jpg

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上

赵克森教授曾两次作为中国休克学会的代表,到国际上签署文件,创建了国际休克学会联盟和签署了“休克科隆宣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美国休克学会提议,建议由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四国的休克学会作为发起国,共同组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组织 — 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病生学会的休克专业委员会对外称中国休克学会,参加国际休克学会联盟。美国休克学会的主席鲍依(Baue)教授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多器官序贯性衰竭(MOF)的著名学者,他在给赵克森教授的邀请信中写道“我们期待您参加国际休克学会联盟的成立,中国休克学会的参加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国所做的工作是令人印象深刻和有价值的”。1993年6月赵克森教授乘飞机来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桑塔费市,与各国的代表一起签署文件,成立了国际休克学会联盟,到会的15位学者作为IFSS的创建人也进行了创建人签字,分别担任IFSS的理事,选举了美国鲍依教授为第一届IFSS理事会主席。国际休克学会联盟成立二十多年来,分别在日本滨松、美国费城、德国慕尼黑、德国科隆市召开国际休克学术大会。2008年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六届国际休克大会上,发表了“休克科隆宣言”,宣言希望各国政府和卫生组织认识到休克是世界上引起器官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开展一项5点行动,力争五年内使休克病死率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赵克森教授在媒体发布会上,作了“中国休克的近况”报告,代表中国签署了宣言,支持宣言中提出的加强休克研究和制定休克抢救指南等五项行动。

赵克森教授曾应邀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早在1987年东京第4届世界微循环大会上,作了“虎杖4号改善不可逆性失血性休克微循环”的报告,在到会的1千多份学术论文中,被选为大会授奖的15篇报告之一,赵克森教授被邀请为这次世界大会复苏专题讨论会的两主席之一。1996年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了反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中药在军事医学的应用,“虎杖对重症休克的治疗作用”再一次被选为大会主旨报告。当天由巴基斯坦军医总监萨利姆中将和中国赵克森教授共同主持报告会,赵克森报告后萨利姆中将表示要访问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和进行学术合作。此外在第3届国际休克大会(日本滨松)、第三届亚太烧伤会议(香港),12届国际流变学大会(重庆)、第6届国际休克大会(德国科隆)、第四届和第五届亚洲微循环会议(泰国曼谷和菲律宾马尼拉)、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大会(北京)上,均应邀作了大会报告。

赵克森教授曾到美国四所大学讲学。以“白细胞在休克微循环紊乱中的作用”为题,回到当年留学的圣迭哥加州大学进行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美国三院院士冯元桢教授主持,他请赵教授的导师兹外法赫教授介绍了中国休克微循环实验室的工作,因为当代微循环之父兹外法赫教授曾到广州看望他的学生,进行了讲学和指导。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曾邀请赵克森教授作“烧伤皮肤微循环变化”的学术报告,陆军外科研究所所长和国际烧伤学会的主席普鲁依特教授亲自主持了报告会,报告会播放了微循环变化的录相带,说明烧伤后皮肤微血管有收缩型和舒张型两种反应,其中收缩型易发生微血栓形成,使烧伤的面积和程度加深;如果用药物使收缩型反应改变成舒张型,则可减轻烧伤的程度。报告会后普鲁依特教授建议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和中国第一军医大学的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建立长期学术资料交换的合作关系。此外美国A&M大学生理系和南加州大学儿科研究所也曾邀请赵克森教授作学术报告。

经国家科委批准,1993年在广州召开了第三届中美创伤、烧伤学术会议,赵克森教授作为会议的中方副主席邀请了美国和欧洲88位外宾到会,香港派出三位学者, 台湾有五位教授到会,国内有20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在第一军医大学专门建造的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安排了中美双方专家各有半天的大会报告。报告会后台湾来的 教授表示,他们是第一次到中国大陆参加会议,他们认为中国学者的大会发言并不亚于美国的水平。会后把中方的报告编辑出版了英文版的“烧伤和创伤进展”一书,该书出版后曾寄给美国冯元桢院士,回信说“旅行归来,接到专著,非常高兴,烧伤和创伤这个领域,国际上要看中国的了”。台湾烧伤学会主席林幸道教授来函“值此冬末初春之际,拜读大作,如沐浴冬日之温暖骄阳。中国关于烧伤医学的研究,独步于世界,无出其右。”

赵克森获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奖.jpg

把课堂教学提高到艺术境界

从登上三尺讲坛开始,在高教战线上默默耕耘五十五年的过程中,赵克森教授一直在探索教学的规律,发表了“论教学艺术”、“把课堂教学提高到艺术境界”、“贯彻启发式,加强智力开发”等多篇教学论文。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是塑造人才的艺术大师,“知识”是拿在老师手中的“画笔”等观点。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才的培养是由多个阶段和多门课程来完成的。由于人才培养不是由一个教师独立完成的,因此往往忽视了老师教学中的艺术创造性和老师成为塑造人才的艺术大师的重要性。事实上,每一节课都是老师塑造人才的具体过程,也是学生一生中唯一一次聆听某一问题的学习机会。课堂上教学大师的教学艺术可以成为学生一生中难以忘却的记忆。既然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就应该符合一切艺术作品(音乐、美术、文艺……)判定的共同标准。判定艺术作品的共同标准是创新,创新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灵魂,教学创新也自然成为提高教学艺术的灵魂。

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已知规律,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有所不同,它并非要发现新规律。教学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内容创新是指对授课内容有新的思维和认识,即对已知规律有独到的见解;方法创新是要把老师独到的见解,生动地表达出来。赵克森教授提出了“知识二次加工”实现“教学创新”等新概念。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医学教育的经验,“知识二次加工”通常是把书本知识结合临床经验,联系基础理论,补充科研进展,加以概括和提炼后逐步形成的,它是教师在教、医、研结合的基础上,多年的积累和奋斗的结晶。因此教学艺术的特点是强调教学和科研结合,强调个性,强调创新。由赵克森教授主持的“教学科研结合,加快学科发展”教学研究课题,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授课的方法创新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六环节,即引出问题、分清层次、突出重点、用好媒体、加强互动、做好小结。授课方法的创新使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老师对讲课的内容有深刻的见解,其一流的表达方式也使之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在充满逻辑推演的过程中,将学生领入知识的海洋,进入艺术欣赏的天地之中,起到调动学生思维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作用。

赵克森教授早在1971年就作为总后勤部巡回讲课组成员,到四所军医大学、兽医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等地讲学,他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一章,以“补液的基础理论”为题进行讲授,受到师生的高度赞扬。此后又分别应邀到汕头大学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郑州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几十所院校,进行教学示范或交流。在山东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和山东医科大学建校九十周年的时候,来到济南进行学术交流,“山东大学报”以“借校庆东风,促学科建设——与赵克森教授座谈侧记”为题,作了长篇报导。在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报告后,在该院的院报上以“教学是一门二次加工的创新艺术”为题,发表了记录的全文。在广东医学院作为强师工程的第一讲,进行了国家名师的示范教学和对老师进行了“把课堂教学提高到艺术境界”的讲座。为表彰在教学研究的成就,2011年7月赵克森赴北京授予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由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颁发了奖牌。

6.把课堂教学提高到艺术境界.JPG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1998年经国台办和总后勤部批准,赵克森教授应台湾烧伤学会邀请来台湾参加烧伤学术会议,并到高雄、台南等地讲学。不幸在台北到基隆的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右眼球被汽车倒视镜玻璃碎片打破,晶状体被打出眼外,最终导致右眼失明,被评为三级甲等残疾军人。眼部创伤带来的脑震荡又引起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顽固性高血压,因此每天睡眠时需要戴面罩和使用睡眠呼吸机。在右眼失明和睡眠戴面罩的条件下,赵克森教授至今继续战斗在高等教育的第一线长达16年。2007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8年赴北京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他提出了“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悬壶济世是医生的本份”这样一个做人的原则。当有一年学生在年终书面意见中提到“赵克森教授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时候”,感到非常抱歉,认为在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中,第一位的就是不能使学生失望。因此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时,向本科生作如何做好一个大学生和向研究生作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报告;在本科生教学时亲临一线,学生可以看到有一位老教师,一位七十七岁的老人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

国家I类新药虎杖苷研制是赵克森教授另一项待完成的任务。四十年前,国家布置了开展慢性气管炎研究的任务。当时赵克森老师和徐钤老师曾带着广州第一台血气分析机到粤北山区进行研究,第一军医大学的化学教研组从活血化瘀的中药虎杖中提取出四种有效成分,称为虎杖1-4号,潘兰娣老师完成了工艺提取,张殿志老师在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确定了虎杖4号的分子结构,由微循环室证明它可以改善气管微循环,有助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由于休克是一种全身急性微循环障碍的综合征,当人们把虎杖4号注射到烧伤休克和失血性休克的大鼠时,惊奇的发现除了能改善微循环外,动物在麻醉清醒以后可以饮水,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从1980年在解放军医学杂志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如今34年过去了。虎杖苷终于拿到了国家I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完成了临床I期、临床IIa和IIb期的试验,已证明抢救休克病人的效应不亚于目前已有的西药,但它与西药收缩血管不同,是一个既能扩张微血管和改善微循环、又能增强心功能的抗休克新药,具有明显的特色。该项研究尚待更广范的用于III期临床以后,才能取得新药证书。

等待赵克森教授完成的另一项任务是把科学研究的成果推向世界。国际著名的研究方向出版社(Research Signpost)出版经理潘达赖博士致函赵克森教授,邀请它主编一本休克专著。在邀请信中说明“你们实验室在这个研究领域是世界知名的,因此请你主编一本专著,你可以任选合作者和撰稿人”。由赵克森教授和徐钤教授主编的英文版“重症休克的分子机制”一书,已于2009年出版,在世界各国发行。该书中,美国工程院院士施密德尚巴教授写了一章,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教授和姚咏明教授一起也写了一章。该书出版后潘达赖博士再次来函邀请赵克森教授再主编一本动脉硬化的专著,由杨永宗教授、赵明教授、赵克森教授主编的英文版“动脉硬化研究进展”一书也于2012年出版。美国诺娃科学出版社(Nova Science Publisher)看到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近年在休克线粒体损伤方面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也邀请赵克森教授在医学和生物学进展一书撰写一章。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在培养着五名博士生,新的研究目标正在前方等待。人生的道路慢慢悠长,科学研究的工作没有终点,教学规律的探索没有尽头,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赵克森教授作为一代名师,将以坚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精神,鞠躬尽瘁贡献毕生。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jpg

上一条:【典型】钟世镇:院士的配角人生

下一条:【典型】贺运河:将患者装在心中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