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助教生涯,“文革”中惨遭陪斗,研究领域亦非主流……
钟世镇
1925年9月出生于梅州五华。1944年参加抗日青年军。195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77年转入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历任大学解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他倡导的“数字人”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车辆碰撞试验,仿生医学、载人航天等诸多领域。
绒毛拖鞋,灰色的西装,整洁的衣领……88岁的老人钟世镇,每天会到南方医科大学的办公室里坐上一阵。办公室正中悬挂着一幅条幅《配角人生》。
电话响起,有人请教仿生学问题,想请老人吃饭。“吃饭就免了,有八项规定呢!如果你有事,我们可以在办公室里聊聊……”老人略带幽默地挂下电话,走到日历前,标记约好的日子。
作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钟世镇年后将卸任最后一个头衔———广东省创伤救治中心负责人。日前,这位被称为“数字人之父”的医学解剖泰斗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老先生不无谦逊:在我的学科领域内,可以做主角;但在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学领域,我的工作就是配角,属于打基础的部分……
牛棚岁月 调侃红卫兵的表扬
1925年9月,钟世镇出生于广东梅州,一直在粤接受教育,直至18岁投笔从戎,加入抗日报国的行列,成为国民政府青年军209师625团的一名新兵。
“没有正面接触过日本军队,日本很快在1945年投降了。”上士排副钟世镇,可选择去军官学校深造,当军人;也可以退伍复员。他选择了后者,报考中山医科大学,师从叶鹿鸣教授。
当时,学校连大体解剖课这样医学最基础的课程都缺老师。1950年,苦于没人带解剖实习课。钟世镇在组织的委派下,率一名团员入主解剖教研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在多个场合里解释为何走上人体解剖研究之路。次年,他取得实习助教头衔。
抗美援朝开始,钟世镇又融入时代洪流。“那段时间,医学毕业生全被分配到部队”。早他一年毕业的古乐梅去了江西南昌的第六军医大学,毕业后的钟世镇也去了该校任教。从初中开始相识的两人于1952年结婚。
随后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运动,曾参加过三民主义青年团的钟世镇被专门关押,接受审查,直到历史审查清楚了———非三青团活跃分子。1960年35岁时,他被授予了上尉军衔、级别正连职,学校助教。配角人生的起点,从此开始。
1966年“文革”爆发,早已经组织审核过的尘封经历,再度成为钟世镇的历史问题。钟世镇被推入牛棚,成了第三军医大学内控制使用人员。开始他还能从事和解剖相关的工作,在监督下制作标本。这一监督就是两年时间。其间,钟世镇与同事整理出了一本学术专著《解剖学技术》,成为后来解剖技术学新版本的主要引用蓝本。
随后,每每有“走资派”、“历史反革命”被喷上墨汁,戴着高帽,以喷气式接受批斗时,钟世镇总出现在陪斗位置上。“起初还会惴惴不安,后来也就泰然处之了。”钟世镇办事认真,即便被派去清扫厕所,他都会用瓦片刮干净厕所瓷砖,拾掇得清洁光滑。被红卫兵表扬时,钟世镇会半开玩笑半当真地提醒对方,自己的身份不宜得到表扬。
学术配角 让解剖成为一门艺术
“文革”结束,1977年钟世镇回到广州,调入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看到不少外科医生因为不懂解剖学,给病人造成伤害,他非常着急,这也使得钟世镇坚定地选择了临床解剖学这一方向。
1979年,钟世镇被提拔为副教授,那年的他54岁。也就是从那年开始,钟世镇将制作铸型标本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和助手,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被列入日程,到1988年上千件标本完成。
每件标本都是镂空的,不同颜色灌注的血管,脉落清晰又密如蛛网。钟世镇一直在将标本尽力做得完美、艺术。“当时学术圈中的议论是,临床解剖学只能当临床外科学的配角,不成体系,没有难度。”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今天,钟世镇坚持认为,临床解剖学就要不怕当配角,不去抢“第一作者”。
钟世镇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利用解剖学的基础,将这些信息成功转化为“1”“0”为基础的计算机信息。2003年完成了中国数字人女一号,随后很快完成了精度更高的男一号的研究工作。
2009年,年届84岁高龄的钟世镇获得“广东科技突出贡献奖”,各种赞誉纷至沓来,有人尊称其为“中国数字人之父”。这让钟世镇觉得很惶恐不安。“千万别这么叫我,数字人是好多个单位、领域的专家一起做出来的,我最多就是一个倡导者,但绝不是什么‘之父’。这顶高帽子,我是戴不起的”。
随后,北京的一位书法家要为其撰写一张条幅,初定“龙马精神”四字。钟世镇拒绝了这四个颇具赞誉意味的字,确定了“配角人生”四字,在办公室悬挂至今。
钟世镇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道出了个中真实的想法:“为什么会给我评突出贡献奖?人们可能看到的,有过一些发光的亮点,例如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从数量上看,可能不算少。但是,在这些“亮点中,只有‘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这个项目,我曾经是担当主角的领奖者,其他5个项目,我都是以配角身份参加……作为一名解剖学者,我只是为治病救人、妙手回春、刀到病除的外科医师们担当过配角而已。”
大器晚成 与钟南山惺惺相惜
54岁评副教授、60岁评教授、72岁当选工程院院士(1997年),钟世镇可谓大器晚成。而其入选院士的过程也略显崎岖坎坷。1994年,国家在侧重基础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基础上,决定设立更具应用性的中国工程院,由八九十名中科院院士同时兼任工程院院士。1996年,钟南山院士当选工程院院士,“他是个很有骨气,敢讲真话的科技工作者”,钟世镇如是评价钟南山。
1997年,钟世镇本不愿再报,但学校坚持报选,钟世镇成功当选工程院院士。80大寿上,钟南山为其题词:“传道解惑,沥胆剖心”。
“虽然成为资深院士后没了投票、选举权,但每年的院士会议,我都尽量前去参 加 ,最 核 心 的 信 息 在 这 里 都 会 得到……”说到这里,这位耄耋老人露出儿童般的顽皮。折射的,却是虽年事已高,但不愿被先进医学科技所边缘化的童心。
而在学生眼中,恩师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博导,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会员国代表周长满教授与钟世镇有师生之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周长满前往北京工作。师生间常有书信交往,内中的人情练达,也反映了老人的豁达、无争。“长满同志,你的定级为技术13级,我问过干部处,解释是与你的同等学历有关。级别也不必留意,我自己有很多体会,可漠然置之,人不是靠级别工作的,是靠能力工作的。”这是1984年5月,钟世镇安慰学生周长满的一番话。
喜欢运动、下棋的钟世镇,闲暇时间依然会找几个棋友切磋几盘。女儿在暨南大学药学部主任位置退休后,又返聘到了学校、医院任职。儿子因在“文革”中受牵连,缺乏系统的教育,成了一名技术工人,最后在澳大利亚从技工做起,现在经营一家小企业。
除了工作、“顾而答问”,和太太古乐梅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是钟世镇生活的写实篇。“按照人均寿命算,我们都是有得赚了。健康,心态好,其它就顺其自然吧。”
论及生死,老人依旧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