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西医院校里的中医心——中医学子拜师名老中医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 | 来源:中医药学院 | 作者:张雯

 

 

“呈拜师贴,呈六礼束脩,呈敬师礼茶……

1220日,一场传统的中医拜师仪式在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19级中医学(名老中医传承班)27名弟子,正式拜入名老中医导师门下,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名老中医传承班是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实施中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班级,迄今已连续举办七届。拜师仪式是该班的特色项目,通过完成呈拜师帖、敬献六礼、敬奉茶水、行拜师礼、戒尺加身、师长回礼等传统礼仪,展现尊师重道、明礼求学的精神。

“双体合一”,探索中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南方医科大学在充分借鉴现代医学教育模式长处,并继承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精髓的理念引领下,于2014年开办名老中医传承班,探索实践院校学历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两种体系高度融合(简称“双体合一”)的中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起,“名老中医传承班”面向全国高考学子独立招生。经过七年的探索与实践,“双体合一”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第九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名老中医传承班”由2030名中医学专业学生组成,由中医药学院主管教学院领导担任班主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精英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传承人才。导师有包括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宝田、吕志平、罗仁等在内的学校名老中医专家组成,涵盖了针灸推拿、伤寒温病、中医各科的专家,导师从事中医药临床一线工作满25年,或担任硕、博士生导师工作,且从事中医药临床一线工作满20年。

立足“四重”,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传承人才

“名老中医传承班”以“四重”(重经典、重实践、重结合、重创新)为导向,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经典和临床经验传承,加强了中医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教学,同时开设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系列讲座,从全国聘请中医药知名专家授课。通过读书(学习中医经典医著)、看病(应用中医经典)、撰文(理解与阐释经典)三个渠道,注重传统中医理论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相结合,扎实中医基础知识,提升中医临床能力。另外,首次提出系统经典传承理念,构建了从经典导读到经典精读,从经典泛读到临床经典的中医经典传承创新课程体系,编写了一整套中医经典传承系列创新教材,该系列教材由《中医经典导读》《中医经典精读》《中医经典泛读》及《中医临床经典》四本组成。

“名老中医传承班”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在完成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和深厚中医理论功底,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中医经典,领悟古籍精华,完成6-10篇读书笔记,撰写60个班次的跟师临床记录,作为项目负责人至少承担1项课外科研课题,撰写不少于1篇总结导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或中医药研究的论文。2015年来,“名老中医传承班”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80余项,参加各级创新课题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41篇,参编导师著作11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全国领先,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近30个百分点,2014-2017年连续四年笔试全国排名第一。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强化传承,把中医药经典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将中医药经典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在此背景下,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名老中医传承班”建设,发挥名老中医在中医药继承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