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脑科学国际学术大会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青年学者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5日 浏览次数:


813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青年学者论坛(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Young Scholars Forum on Brain Science and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作为2022北京脑科学国际学术大会(2022·Beijing Brain Conference)的分论坛之一,由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承办,以“探索、融合、创新”为主题,邀请粤港澳大湾区9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就脑疾病的神经机制、解析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方法、人工智能在脑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线上学术报告。

论坛在心仪脑平台、bilibiliB站)、中关村论坛、科协频道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受到了广泛关注。

论坛由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高天明院士主持。

 

 

来自法国蒙比利埃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的Antoine Besnard研究员做了题为“Neural circuit dynamics for learned defensive (re)actions”的报告,介绍了海马中隔回路在小鼠习得性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由于海马脑区易损导致适应不良的防御行为。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曹雄教授做了题为“中央杏仁核环氧化物阳性神经元调控焦虑样行为”的报告,介绍了关于焦虑障碍调控机制的新发现。

 

 

来自中山大学的李勃兴教授做了题为“钾通道的转录抑制参与神经元内在兴奋性的稳态调控”的报告,其研究解析了一条由L-型钙通道起始的细胞膜与细胞核间的信号通路,该通路通过转录因子的转运及钾通道的转录,参与神经元内在兴奋性的稳态调控。

 

 

来自暨南大学的任超然教授做了题为“亮光镇痛作用的神经环路机制”的报告,其研究聚焦光的非成像功能的形成及调节机制,发现亮光信息可经由视网膜-腹侧外膝体-导水管周围灰质通路的介导发挥镇痛作用,为光疗镇痛策略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潘家辉教授做了题为“面向意识障碍患者的脑机接口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报告,回顾了脑机接口技术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和挑战,介绍了他们在意识检测、辅助诊断、预后预测和意识康复方面的脑机接口系统开发工作进展。

 

 

来自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李昌林首席研究员做了题为“成纤维细胞源性的SMOC2通过抑制初级痛觉神经元的偶联激活而维持机械性痛”的报告,介绍了关于成纤维细胞SMOC2调控机械性痛觉的重要机制研究。

 

 

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李骁健教授做了题为“宽带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原理及全技术链研发”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在高通量脑机接口硬软件系统研究方面的进展,目前已实现从传感器、解码器到效应器的系统技术链的贯通,为中国自主发展高性能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奠定了基础。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周晓璞研究助理教授做了题为“基于深度学习对阿尔茨海默病多基因风险分析和疾病风险预测”的报告,他们发现深度学习方法在预测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上优于现有统计模型,并结合多组学生物标志物数据揭示了可能受阿尔茨海默病多基因风险调控的生物信号通路。

 

 

来自澳门大学的高飞博士做了题为“非字母语言构词法加工的神经机制”的报告,他们通过脑电图(EEG)和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fNIRS)联合采集技术探究了汉语构词法加工的神经机制,发现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加工的时间进程晚于语义加工,且左半球前额叶皮层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是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继2021年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后,再次汇集粤港澳大湾区优秀青年学者分享交流研究成果的一次学术盛会。通过加入2022北京脑科学国际学术大会并作为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进一步扩大了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的开放与交流,对推动大湾区脑科学领域研究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