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第三届南方法医论坛暨广州市法医多组学精准鉴识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等单位知名专家开展讲座。会议由我校法医学院院长朱波峰主持,科研院副院长张虹出席并致辞,我校100余名师生现场参加会议,同时吸引全国各地百余名科研工作者线上聆听。

  复旦大学法庭科学院院长李成涛以《法医物证鉴定标准化研究进展与展望》为题,围绕“以标准,促发展”理念,提出与时俱进,与科技发展同步,及时修订;弱化学科边界,防止闭门造车;广泛参与,博采众长;关注应用场景,聚焦特色错位发展等具体措施。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教授刘鉴峰以《纳米放疗增敏剂研究》为题,介绍了无机纳米和超分子放疗增敏剂、免疫微环境调控、逆转乏氧、抑制凋亡逃逸和多机制联合放疗增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提高放疗增敏剂疗效、药物生物安全性和临床转化工作等进行了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袁逖飞以《脑功能调控的一些进展与思考》为题,通过了解脑、增强脑、康复脑、脑调身等阐述了脑功能调控最新研究进展,并从个体频率、固有状态、动态连接和主动响应等方面的精准调控提出了研究思路。

  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教授黄平以《数智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鉴识中的运用》为题,讲述了数智化技术在鉴定案例中的最新应用,从一个方向(精准鉴定),两大技术(数字化与智能化鉴定),三大挑战(算法、数据库和标准)的角度提出了未来规划。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以《基因组学视角下东亚人群的精细遗传结构分析》为题,阐述了东亚人群的南北差异,东亚人群的南、北、中和岭南遗传分区,东亚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基因组大数据库的建立,东亚人群的精细遗传结构,东亚人群遗传结构形成等问题。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贠克明以《酒精相关检案鉴定中法医毒物动力学问题》,通过6个酒精相关的鉴定案例,分析了酒精相关案件判定的法医毒理学新挑战,介绍了其团队通过对中国人酒精中毒标志物(原体+代谢物+组学)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系列研究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刘新社以《甲基苯丙胺成瘾机制研究与防治策略探索》为题,系统回顾了西安交大法医学科神经科学研究,阐述了甲基苯丙胺(METH)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METH诱导精神障碍(MIP)的机制研究与防治,METH成瘾多器官联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