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丁彦青:追求探索 坚持发现
7月9日上午,青年筑梦讲坛第四讲,基础医学院丁彦青以《追求 探索 坚持 发现——走好你的人生》为题,为到场的100余位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学生奉上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学校工会专职副主席曾莉主持。
丁彦青回顾了自己求学、从戎、走上从医之路的坎坷经历。1965年,时年15岁的丁彦青以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如无意外,名牌大学真是唾手可得。然而,文革的到来击碎了大学梦。无奈之下,丁彦青转而从戎。本以为可以手握钢枪,冲锋陷阵,指挥方遒的时候,却阴差阳错分配到卫生队。挎着药箱辗转部队驻地之时,丁彦青目睹老军医以一根银针救死扶伤的神奇,从而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医学的路上一走就是近50年。
“自我成长是一件安安静静的事,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需要与别人竞争,更不必在乎别人的否定。”丁彦青与钟世镇院士有着类似的把冷板凳坐热的经历。因为专业需要,丁彦青必须从俄语转战英语,一切从ABC开始。一本词典,一本900多页的病理学专业书,从头到尾一个单词接一个单词全部啃下来。在中山大学的病理档案室里,丁彦青用一年的时间,把他们数十年积累的20万张切片全部看了一遍。在北京学习期间,他日以继夜,晚上不惜翻窗进入档案室读片子,直到把档案室全部资料都看完为止。如此可怕的坚持,为他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人生的路虽然很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把关键的几步经营好,你就是成功者。”丁彦青是幸运的。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他在1996年才获得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是他瞄准先进研究技术,坚持结直肠癌转移分子机制研究30年,从基础向临床延伸,取得了多个标志性成果。从他1993年担任起病理学科主任起,始终把“抢占学科前沿,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学科建设根本,以身作则,苦乐同行。他自嘲“夜以继日工作狂,业余生活几乎零,办公室的常明灯,飞机上的追寻者,十年磨剑有收获。”20年的坚持和努力,把病理学科竞争力带到了全国第一。
丁彦青是个性格耿直的人。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给他的身体带来诸多病痛。他给我们的回答是笑对疾病,享受痛苦。在他身上有着一种越挫越勇,不服输不怕输的拼劲,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他的一句“全身是病,唯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感染了每一个人。
最后,丁彦青对青年学子给出了几点建议:一要学会做人,做个好人。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二要学会吃苦,能忍受孤独,还能享受孤独。只有埋头苦干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就事业;三要珍惜眼前,打好基础。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四要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创造机会。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五要做研究要有标志性的贡献,不走老路,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青年筑梦讲坛是由学校工会青年教职工委员会学术交流研讨协会主办,面向青年教师的励志讲坛。通过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享成材经历、成功经验,畅谈人生,为青年人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