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万卷书,行世界万里路。游学古已有之,东西并倡。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是游学,徐霞客、沈括的成就之路靠游学,《圣经》记载的东方五学士是游学,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游学。游学对学习来说,从来不可或缺。
毛泽东游学事迹
1912年至1917年,当时毛泽东19岁-24岁时,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上学时,从《民报》报纸上看到两个青年“自费徒步游中国”,历经数月的艰难险阻到达西藏边境感人消息,给年轻的毛泽东一个很大的震动。毛泽东一生热爱学习,喜欢冒险、喜欢新生事物、胸怀祖国和人民在心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名友”启迪下,毛泽东对这两个青年“自费徒步游中国”的行为产生深深的敬意!并决定要去效法他们。因为当时的毛泽东还是学生,父母给他的钱是有限的,要去游学,光是一路上的食宿等开销,仅手头上的这些钱是不够,但毛泽东并不畏惧困难。可是手中钱不够,怎么办呢?毛泽东喜欢写,而且能写,点子也多,当时的旧中国,不识字的人很多,有替人写字、写信的职业,还可以写对联换钱。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带着行李挎包(准备了地图、书、水壶、小刀、饭盒、火柴、草帽、毛巾和简单的换洗衣服及笔墨),开始了徒步社会游学实践活动,他们计划每天走40公里,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湘江的五县,近距离的考察国政、民风、自然。他们从长沙动身,走了二、三天后,毛泽东和萧子升的脚就气泡了,脚的疼痛给走路带来了困难,但毛泽东想到他心中的偶像“走中国的二个青年”就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二人边打工,边接触社会,将筹措旅途中所需的费用和社会考察结合,在途中,偶遇好心人慷慨相助,更多的时候,他们求助无门而又饥渴难忍,吃尽苦头。他们曾经横山湾步行一百多里到杓子冲何叔衡家住了几天。当然,毛泽东认为游学也是读书,读的是“无字之书” 毛泽东在游学中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