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再创佳绩! 祝贺我院3名博士后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3

点击次数: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发布了《关于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中博基字〔202210),我院博士后共获资助3项,再创佳绩!

按一级学科统计获资助项目数,我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项,学校该学科共2项)、基础医学(1项,学校该学科共8项)。获得资助的博士后分别是:毛琛教授团队高健博士后、黄振烈教授团队梁博萱博士后和周美娟教授团队杜杰博士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于1985年设立,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于每年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批次资助工作,资助标准分为一等和二等,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 12 万元、二等 8 万元。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积极推进博士后管理体制改革,配套各项服务措施,保障博士后人员的研究地位和待遇,强化科研管理,营造创新的学术氛围,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我院博士后人员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博士后人才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人数稳步上升,人均成果产出效应初显,为学院的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做出了贡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



博士后基本情况介绍:


高健,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流行病学系毛琛教授。高健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师从孙长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营养流行病学、老年健康、膳食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研究生科研和实践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各1项、面上项目2项,参与项目所获资助金额达5649.4万元。参与完成发表SCI论文15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10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Diabetes Care、Clinical Nutrition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9.116分。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加入疫情专业攻关团队,负责流病调查质量控制和疫情趋势研判工作,事迹被中国新闻网刊登报道。曾荣获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梁博萱,男,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效应和机制毒理学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广东省省市联合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获得国家奖学金补充计划。在合作导师黄振烈教授指导下,近五年已经发表研究论文21篇,其中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中科院1区4篇,中科院2区3篇,其中IF>10分1篇),参与发表SCI论文5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纳米/微塑料的健康效应及机制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在体内(小鼠)发现不同粒径纳米塑料混合暴露对肠道的联合毒性作用,揭示了目前关于环境中纳米塑料颗粒的毒性可能被严重低估的现状;率先报道了纳米塑料颗粒可通过损伤神经元线粒体而导致小鼠神经退行性病变,揭示了纳米塑料颗粒的潜在神经毒性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J Hazard Mater, 2022; Part Fibre Toxicol, 2021(ESI高被引论文,进入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学术领域同一出版年最优秀的1%之列); 中国职业医学, 2021。此外,作为副主译参与了WHO专著《饮用水中的微塑料》的翻译工作。(2)1,2-二氯乙烷致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运用AQP4基因敲除小鼠结合多组学测序方法,在国际上率先报道1,2-二氯乙烷通过抑制AQP4表达导致神经脱髓鞘的具体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Ecotoxicol Environ Saf, 2022; 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21; Toxicol Lett, 2022、2020; 中国职业医学, 2020、2019、2018。(3)苯致血液毒性的机制研究:基于大样本人群横断面研究和生物样本检测,利用多组学测序方法筛选出一系列苯暴露生物标志物;基于中国人群数据,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苯暴露除了导致白细胞毒性作用外,还可导致红细胞毒性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Arch Toxicol, 2018; Environ Pollut, 2018; Toxicology, 2018; Toxicol In Vitro, 2020;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7;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杜杰,男,医学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放射生物学:基于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DSB损伤修复模型,构建了针对HRNHEJ的高通量检测体系,为真核细胞辐射敏感性和DNA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等杂志合计发表SCI论文5篇,获得美国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各一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