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4月16—22日,按照临时中央的决定,江西省委在宁都召开党的全省三个月工作总结会议,集中批判以邓、毛、谢、古为代表的所谓“江西罗明路线”,邓小平等人在会上被批为“是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创造者”。5 月,邓小平被撤销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职务,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被派往中央苏区边缘和前线地带的乐安县所属的南村区委当巡视员,不足10天又被调回宁都县七里村“参加劳动”。
在受到批判斗争、撤职劳动时,邓小平没有悲伤颓废,一直坚定地紧跟党走,等待机会重新为党工作。不久,在王稼祥、贺昌等 人的提议下,邓小平被调任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邓小平到任后主动要求去办《红星》报,得到了王稼祥、贺昌的支持。
《红星》报是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是1931年12月11日由中革军委总政治部 (1932年1月改称红军总政治部) 创办的。其宗旨是 :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工作,提高红军的政治水平线、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的决议,完成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
《红星》报第五期
办报对邓小平来说并不陌生。早年,他曾在法国巴黎协助周恩来编辑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赤光》,在撰稿的同时还负责刊物的编辑、刻板和油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油印博士”;领导百色起义时邓小平领导创办了《右江日报》和《士兵之友》;任瑞金县委书记后,又领导创办了《瑞金红旗》。
任《红星》报主编后,邓小平虽然身处低谷却革命热情依旧,全身心投入将《红星》报改版,共开辟了十多个专栏。有“党的生活”“革命战争”等专栏着重宣传报道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方针 ;有“前方电讯”“捷报”等专栏及时报道红军的战况和胜利消息。此外,还有“列宁室”“卫生常识”“俱乐部”“猜谜语”“红军歌曲”等 专栏。如此众多的栏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邓小平手下却只有一名工作人员,组稿、采写、编辑、印刷、发行,几乎都要他自己去做;而那些遒劲有力的手写标题,就是邓小平写下后由别的同志在木头上精心刻下字模,再印到报纸上去的,这也成为邓小平留给《红星》报的一个明显标记。
直至被调离《红星》报担任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主编了70多期《红星》报。由于栏目众多,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红星》报深受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被称之为“一面大镜子”“一架大无线电台”“党和红军工作的指导员”和“红军俱乐部”,仅在江西苏区,发行量就达17300多份。
转载自江西党史网http://www.jxdys.cn/article/20210111/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