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PCR反应需要DNA模板、dNTP核苷酸、引物、DNA聚合酶、缓冲液和PCR仪等。
学科建设也是一个科研和教学资源汇聚和成果扩增的过程。
一、DNA模板—学科建设目标。这个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同时必须凝练方向,具有特色。
二、dNTP核苷酸--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既包括主系列的高端人才,也包括辅系列的技术型人才,可通过引进或者培养。
三、引物--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引路人,必须具有宽阔的胸怀,高屋建瓴的远见和特殊的人格魅力。
四、DNA聚合酶--团队文化。团队文化就是一种凝聚力,会不断吸引优秀人才汇集。作为从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教师,应该具有崇尚自然的精神,探索自然的兴趣和顺其自然的心态。
五、缓冲液--机制(软件)。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聚合酶的催化效率,理应具有宽松的学术氛围,自由成长的环境和合理考核的机制。
六、PCR仪--场地和设备(硬件)。无论是场地还是设备,只有做到人机合一,开放共享和业绩考评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和运转。闲置是一种浪费。
在上述要素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老一代的学者如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就是DNA模板,他们是年轻学者的榜样,包括学风、学识、学术等。学术带头人是中流砥柱,其责任是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形成团队文化,引进培养并使用好各类人才。他们也是未来的模板。作为PCR反应的原材料,青年人才的责任是进行一线教学和科研活动,实现学风养成、学识积累和学术创新,其中一部分杰出人才将来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
当然,学院和学校各级机关领导如同进行PCR操作的实验员,他们的责任就是合理地配置硬件资源,建立各种创新机制,通过这些学科建设要素的有效汇聚,完成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扩增。
大学是大家的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我们每个大学人有不同的岗位和责任,但也有共同的责任,那就是实现共享。目标共享才能凝练方向,人才共享才能用尽所长,学术共享才能交叉创新,文化共享才能互相融合,机制共享才能提高效率,设备共享才能拓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