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代表团访澳成果丰硕:深化国际合作,共推中医药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8日 | 来源: | 作者:


为深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学科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化,1029日至11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开展为期5天的访问交流。行程涵盖高校科研合作洽谈、国际学术会议发声、海外中医药实践考察三大板块,成果显著。


第一站:访西悉尼大学国立辅助医学研究院、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团队,双校联动拓中医药合作新局

1029日,代表团首站到访西悉尼大学(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国立辅助医学研究院(NICM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作为澳大利亚首个专注于辅助与整合医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平台,NICM 长期以循证医学为核心,推动中医药、天然产物等传统医药的临床转化与国际标准化建设,是澳大利亚医疗产品管理局批准的、具备草药产品测试和认证资格的两所大学机构之一,为草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提供专业评估。研究院研发主任(R&D Director)李春光(Chun Guang Li)教授、高等研究学位课程主任(Higher Degree Research DirectorMike Armour副教授及兼任研究助理(Casual Research Assistant)刘静(Jing Liu)女士热情接待,双方围绕中医药国际化研究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度交流。

作为澳大利亚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顶尖机构,Mike Armour副教授重点介绍了研究院的核心优势:不仅牵头多项获专项资助的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项目,还创新性打造“诊疗+研究”一体化门诊——诊所内西医临床医师与中医师协同坐诊,既为当地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又同步开展临床试验;配套中药房则严格遵循澳方标准,提供中药饮片与颗粒剂,为研究提供临床支撑。他特别指出,中医药要突破国际市场壁垒,科学的临床试验数据与适配的健康政策缺一不可。

随后,李春光教授带领代表团实地参观了研究院的科研平台矩阵,从细胞房、斑马鱼鱼房等基础研究空间,到中药质量控制实验室、植物代谢组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全方位展现了其“从基础研究→药物质量控制→临床试验”的全链条研究能力,让代表团对澳方中医药科研体系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交流尾声,华玥副教授系统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科的优势以及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科研转化模式和成果。双方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如中西医结合复方药物研发)、本科生短期互访、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教职工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方向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细化合作方案奠定基础。

代表团访问西悉尼大学国立辅助医学研究院

此外,在世界中医药大会期间,代表团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简称RMIT团队开展交流座谈。作为全球知名高等学府,RMIT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5位,其健康与生命医学科学学院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医学教育国际化领域实力突出。

代表团访谈了RMIT健康与生命医学科学学院助理副院长、中医系主任杨卫红(Angela Yang)副教授RMIT中医系的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国际合作现状,以及该校在中医药循证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进行系统了解。双方2+1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共识,助力中医药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提升。


第二站:亮相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发出南方中医药创新声音

1030日至111日,代表团全程参与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并作主题汇报,分享南医经验。

代表团参加世界中医药大会

1031日,中医药学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国家一流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负责人杜庆锋院长“三轴并重,四维贯通,五元交融”的中西医临床“三好”型人才培养实践》报告详细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构建“中西并重、医防并重、全专并重”的“三轴并重”育人路径,以“经典-临床、学科-专业、传统-前沿、教学-科研”“四维贯通”打破培养壁垒,依托“导师、资源、基础-临床、人文、国际”“五元交融”保障质量,最终培养“经典理论基础好、临床辨证能力好、科研创新素养好”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的经验,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经验分享报告

111日,中医药学院教学办主任华玥副教授以《人工智能在中医药教育中的探索与反思》为题,分享了教学团队人工智能融入中药学课程(如构建含知识图谱、数字资源的智慧课程)的建设思路介绍了我校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教学评价可视化的实践的经验并与现场专家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华玥副教授作学术报告

中医药学院中医系李泓副研究员分享《借助超级计算多配体建模等技术研制新型复方药物——阿比多尔与黄芩素抗SARS-CoV-2主蛋白酶实例》,阐述团队利用超级计算多配体分子机构分析技术SMMM技术,从中药复方“透解祛瘟颗粒”中筛选出黄芩素,验证其与阿比多尔对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协同抑制作用,为中西医结合复方药物研发提供新方法。

李泓副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中医药学院中医药交叉与转化研究所母晓凤副教授以《结合AI技术探索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免疫学分子调控机制》报告,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挖掘中医药活性成分,聚焦γδT细胞代谢异常(高糖致乳酸堆积抑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的核心机制,为中医药精准干预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免疫学依据。

母晓凤副教授作学术报告

   此外,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硕士生导师、南方医院风湿免疫科陈世贤副研究员《青藤碱通过阻断精氨酸酶-1介导的MDSC-Th17免疫互作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摘要获大会论文收录,该研究证实青藤碱通过双重抑制JAK1/STAT3/Arg1通路和RANKL驱动的破骨细胞生成,重编程致病性MDSC以阻断MDSC-Th17互作,从而缓解RA病情。

第三站:走访悉尼同仁堂,探寻中医药海外服务实践

112日,代表团一行到访澳大利亚北京同仁堂有限公司悉尼店,与悉尼店注册中医师、针灸师萧亚玢女士及注册药师许少明女士深入交流。

萧亚玢医师详细介绍了同仁堂悉尼店的运营情况作为中医药海外服务的重要窗口,该店不仅为当地居民(含华人与外籍人士)提供中医诊疗、针灸调理等服务,还配备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中药饮片与颗粒剂药房,同时通过健康讲座、文化科普等活动推广中医药知识,成为中医药在澳“落地生根”的典型案例。代表团与同仁堂团队就“中医药海外合规化运营”“中西医结合服务模式推广”等话题展开讨论,为未来探索中医药国际服务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代表团到访澳大利亚北京同仁堂有限公司悉尼店


此次澳大利亚之行,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代表团既搭建了与海外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桥梁,又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现了学校中医药学科的创新成果,更实地考察了中医药海外服务实践。未来,学院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持续深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迈向更高水平,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贡献“南医力量”。


(通讯员:李泓